风水知识

阴阳、八卦、黄道十二宫、五行生旺论,你知道多少?

阴阳、五行、八卦、黄道十二宫

据尹弘基研究(何海燕译)认为,阴阳五行观的起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五行观与阴阳观的起源确实不同,那么我们仍然不清楚阴阳观何时采纳了五行观,如果五行观是后来被纳入阴阳理论的,那么。由于五行轮回概念的融入,五行观必定为阴阳理论增加了深刻的涵义。

从理论上讲,阴阳观若是一门分支众多的理论体系的基石或主干,那么五行观就是它的上层建筑或分枝。从认识论上讲,五行现比阴阳二元论的观察认识事物方式更具体更详细。因此,我认为五行观对风水和其他宇宙理论更重要。《书经》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其《洪范篇》曾这样描述五行,-……五行,一目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日土。本曰润下,大日老上。木日曲直,全曰从革,土爱稼穑。润下作碱。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示,栋稽作甘。”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指出,从以上描述可知,不应把五行看作是静态的,而应视为动态的互相作用的力量。

按照阴阳五行理论。这五种互相作用的力量(或元素)根据他们在五行环中运行方式的差异,不是相生,就是相克。五行的循环有五行相生及五行相克两种原则(排序)

1.五行相生原则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这种次序或序列是怎样被公式化的?为什么该次序表示五行间相生关系?目前对以上间题还无法作出明确回答。但不管怎样,我们发现该原则自有其存在的合理基础:水(或呈流体状的营养物质)能滋养树木,木是取火的燃料,火的余烬是灰或土,金则埋藏于地下。至于“金生水”,则很难作出合理的解释。

2.五行相克原则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该序列的来龙去脉也不十分明了。但不难发现其内在的合理成分,因金(一柄斧头》能伐树,植物的种子(木)破土发芽,土能淤塞水井或改变水道,水能灭火。大能熔金。五行的排序对一个地区内各风水要素问的谐调组成非常重要,木、火、土、金、水五气各具有与其相联系的固定特性。

(1)木气

木气代表四季之春天,天干之甲乙,五方之东方,五色之青色。木气属阳,是人生少年、出生、生长和统一的象征。

(2)火气

火气代表四季之夏天,天干之丙丁,五方之南方,五色之红色。火气属阳,是人生青年、争斗、分散、成长、兴旺的象征,

(3)土气

土气不代表季节,代表天干之戊已。五方之中,五色之黄色。土气不属于阴或阳,是一种“绝对中立的力量”,是人生成熟(青年和中年中间过渡段)期,中性、圆滑、中庸及丰满的象征。

(4)金气

金气代表四季之秋天,天干之庚辛,五方之西方,五色之白色,金气属阴,是果实、收获、坚硬、锋利或隔绝及人生中年的象征。

(5)水气

水气代表四季之冬天,天干之壬癸,五方之北方,五色之黑色,水气属阴,是人生老年、凝固、智慧、聪明和种子(果实)的象征。

以上简单描述了五行的一些重要特性,既然万事万物都可以归属于五行之中,那么金、木、水、火、土每种物质都会有无数多种属性被合成。

因为五行是进行风水特征(包括方向和地形的调查)分析的理论基础,所以现在来深入考察一下五行与风水所采用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1)五行配五向

在风水中,土代表“中”,这一点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分析风水方向时,可将其忽略不计。由五行所代表的主要方向如下:北为水,南为大,东为木,西为金,

(2)按《易经》八卦,可将东、西、南、北四向分为八方。据《易经》,八方有两种排列方式,即先天方位和后天方位。按先天方位,八卦的特征和方向如下所述:

坤:象地,北方

乾:象天,南方

震:象雷,东北方

巽:象风,西南方

离:象火,东方

坎。象水,西方

兑。象泽,东南方

艮。象山,西北方

后天方位和先天方位的八卦名称完全相同,只不过每卦代表的方向略有不同。为二者各自所代表的不同方位。目前尚不知晓为何及何时先天方位为后天方位所取代。但不管怎样,风水多遵循后天方位系统,其对阳宅风水来说尤其重要。先天方位和后天方位的关系如下

外圈一后天方位

内圈一先天方位

(3)按黄道十二宫。四向还可划分为十二个方向。这些符号叫十二支或地支。

将其古代用途简述如下:“…-在远古时代,人们用十二支表示一个太阳年的十二个太阴月。当然它还可派作别的用场,特别是可用其表示地平经度方位点《罗经点),以及一恒星日内十二个时辰的名称。某些人认为十二官周期来源于配合每个太阴月的仪式。”

这十二个动物符号在东亚特别重要,它们为中国原始的纪年、日方法即六十花甲干支纪年体系提供了名称。十二支与十干轮流相配组成六十花甲,十干又叫天干,正如所说,可能原为一旬之内每天的名称,中国把每月分成上、中、下三旬,一旬为十天,在东亚,这十二个动物符号仍在继续使用,可用来表示方向、时辰及年代。十二支配十二向如下,

子(鼠):北

午(马):南

丑(牛),北北东3/4东

未(羊),南南西3/4西

寶(虎):东北东3/4北

申(猴):西南西3/4西

卯(兔):东

酉(鸡):西

辰(龙):东南东3/4南

成(狗):西北西3/4北

巳(蛇):南南东3/4东

亥(猪):北北西3/4西

据杨文衡等研究,五行,水、火、木、金、土,乃是五种能为人利用的物质。战国时代,出现了邹衍的五德終始说,至《吕氏春秋》才将五行说组织成系统的思想体系。又经过西汉董仲舒的改造,五行学说才最后完善,成为一种理想的世界模式。他把五行与四方、四季配合。土居中央兼四时,木居东为春,火居南为夏,金居西为秋,水居北为冬,五行随时随地而不同,故代表时间的干支和季节所含五行也不同,代表方位的东、西、南、北、中的五行也不同。五行与干支、方位、四季相配合所示。

把这些内容都纳入罗盘中,成为推断吉凶的因素。在表2-4中。天干的五行有区别,如甲木代表阳性,指森林大树,乙木代表阴性,指小树花草。同样,丙火是太阳,丁火是灯火,戊土是大地,已土是田园;庚金是斧钺,辛金是首饰;壬水是大海,癸水是闭露,地支的五行也有区别。如寅指初生木,卯是极盛木,辰是渐衰木。同样,已是初但火,午是极盛火,未是渐衰火。中是初生金,酉是极盛金,成是渐衰金,亥是初生水,“是级盛水,丑是渐衰水。而辰、戌、丑、未虽然同属土,又有四库的说法。如丑为金库,生亥子而克寅卯,辰为水库,生寅卯而克巳午:未为木库,生已午而受金克;成为火库,克中金而受水制(《三命通会》)。

五行和五方、四季为什么是的这种安排次序呢?因为木的本性是向阳而生.它在春季阳气始生时开始生长。东方正是太阳初升的地方,所以木放在东方。火的本性是炎热,夏季炎热,我国南方气候也是炎热,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和方位,所以火放在南方。

金的本性是清凉肃杀,秋季树木落叶不再生长,西方是太阳落山的方位,太阳落山前后阳气衰落,气候清凉,所以金放在西方。水的本性是澄激寒冷,冬季气候寒冷,我国北方气候也是寒险,所以把水放在北方。土的本性厚实适中,有利于万物生长,中央地处四方之中,所以土放在中央。五行体现阴阳,推断衰旺生死。在风水术中,“不同坐山与来水,但逢死气皆无取”(《地理述》),就是一种实用的结果。

汉代人们根据五行相生而间相胜(或相克)的原理,提出五行休王论,即王、相、休、囚、废五气。王又称旺称壮,相又称老,休又称生,废又称死。因此,王、相、休、四、废又可以写作旺、相、休,囚、死或壮、老、生、囚、死,王相气主吉寿,休腹四气主凶死。如《淮南子·地形训》说,木壮、水老、火生、金囚、土死;火壮、木老、土生、水囚、金死;土壮、火老、金生、木囚、水死;金壮、土老、水生、火囚、木死;水壮、金老、木生、土囚、火死。

五行休王论与四季结合,显示出每个季节都有一个五行处王,一个五行处相,一个五行处休,一个五行处囚,一个五行处废。它们的具体含义是:

王,处于旺盛状态,

相,处于次旺状态。

休,退休,休息,不管事,

囚,衰落,被禁個。

废,被克制而废,无用。无生气,死亡,为什么要有五行休王论呢?因为风水术中要给人推算吉凶。阳宅、阴宅是否吉利。也是根据主人的八字推算,实际上就是给人算命,在这一点上,风水术从理论到方法都是从算命术引进来的。

阴阳、八卦、黄道十二宫、五行生旺论,你知道多少?

我们将五行,四季和旺相的关系列成。可以看出,当令的为旺,我生的为相,生我的为休,克我的为囚,我克的为死。比如木,春天木当令为旺,木生火,火为相,水生木,水为休,金克木,金为因,木克土,土为死。如果给人推算阳宅、阴宅吉凶。某人春天生,八字中以木为主,就是当令得时。如果八字中以金为主,就是被囚不得时。如果八字中以土为主,那更糟,死了,大凶。其他的查表2-5就明白了,五音:与五行有关的还有五音。五音本来是古乐中五声音阶的阶名。即宫、商、角、微、羽。后来五行家把五音与五行配合,即土为宫,金为商,木为角,火为微,水为事,使五音与五行对应。

五姓:与五行有关还有五姓,即把人的姓按五音分配。分配的原则是以五音为标准,发音相似某音即归入某音。如将巩、龚、孔、宋、董等姓归入宫音,向、杨、王、汪、庄、蒋、江等归入商音。赵、饶、曹、毛、廖等归入角音,毕、皮、李、狄、席等归入微音,郁、苏、刘、余、徐等归入羽音。对此,《大汉音陵秘葬经》讲得很清楚,说:“欲得商,舌梁张。欲得微,舌主齿。欲得角,舌缩壳。欲得宫,舌隆中。以切韵定五音,喉音宫,齿音商,牙音角,舌音微,唇音羽。”这就是定五姓的方法。

五姓与五音、五行、五方结合,用来推断吉凶福祸。如《图宅术》曰,“商家门不宜南向,微家门不宜北向。”意思是说凡是姓归入商音的人家,家门不宜向南。姓归入微音的人家家门不宜向北。为什么?因商音在五行属金,南方在五行属火,按五行生克理论,火克金,不吉利,所以商姓的人家家门不宜南向,而宜东、北向。微音在五行属火,北方在五行属水,按五行生克理论,水克火,所以微姓人家不宜北向,而宜东、西向,这种做法毫无道理,完全是人为的机械游戏,没有丝毫自然规律可言。

五姓在风水中的应用,最明显的例子是宋代皇陵,宋代国音(即皇室赵姓所归的音)为角,角音在五行属木,按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水生木,木生火,而金克木。因此,墓地最吉利的朝向是坐丙(165*)向壬(345°)。即坐南朝北。不能坐东朝西。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宋代巩县八陵都是坐南朝北,正北偏西约6度。对此,朱熹曾提出严厉的批评,认为自古以来墓葬都是负阴抱阳,岂有坐南向北。背阳朝阴之理?“今人偏信庸妄之说,全以五音尽类群姓,乃不经之甚者。洛、越诸陵无不坐南而向北,固已合于国音矣,又何吉之少而凶之多邪?”(《朱子大全》)

纳音:纳音是把六十甲子按照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的农序,配合十二律、五音而成。纳音起源很早,先秦就有了,秦简《禹须臾》所谈纳音,是先秦多种纳音理论与方法中的一种。汉以后,各家推衍的纳音更多。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六十甲子有纳音。盖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也。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凡气始于东方而右行,音起于西方而左行,阴阳相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因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火。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勿于金,左旋传于大,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纳音之法,同类娶妻,隔八生子、此律吕相生之法也。”

纳甲:纳甲是汉京房、三国虞翻以纳甲说《易》,用八卦、十干、五行、五方相配合,乾坤纳两头,乾纳甲与壬。坤纳乙与癸。风水家认为,纳甲可以揭示天地生育的道理。引入纳音、纳甲的目的。主要用于推算五姓的吉凶和阳宅、阴宅地点是否合时,是否生旺,如果推算的结果是衰死,那么这个地点暂时不能用,要么换人,要么改时间。八卦: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与阴阳八卦思想,原是各自独立的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初期都是素朴的唯物思想。战国时期开始合流,成为一种循环变化观点而被安置在根盘(后来称罗盘)中,演变成一种宇宙模式。风水学家利用这种宇宙模式来推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判断吉凶祸福。如《汉书·五行志》已将八卦中的四卦与四季、四方、王行配合,震在东方为春为木,兑在西方为秋为金,离在南方为夏为火,坎在北方为冬为水。这种排法已是后天八卦。还有先天八卦,其排法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按风水家的说法,先天八卦主对待说,用以明理。后天八卦主流行说,用以推气。虽然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有此分别,但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想探究自然规律。风水家借人卦来推断不同方位的气是生旺气还是衰死气。《地理臆解)说,气有吉有凶,不以理推之不可得而知。故圣人设卦以明理,用卦以推气,这就叫理气,《笔尘》说,阳宅第一吉星曰生气,人命合得此古方吉向,又逢贪狼生旺之神,修造定生五子,这里的人命就是算命。算命的方法是以日的天干为主,月的天干为提纲,年的天干为基本,时的天干为结果,排下八字,看主人的命与什么格局相合,合则用之。不合则不用或另选别的格局。木取木为主,火取火为主,土取土为主,金取金为主。水取水为主。四柱相合,才是中和吉星(《堪舆完孝录》)。所谓“四柱”,就是以出生年份的天干地支为第一柱,月份的天干地支为第二柱,日期的天干地支为第三柱,时辰的天干地支为第四柱。每柱天干一字,地支一字,四柱加起来就是八字。算八字即指这八个字。

凡定向,只论家长年命,如长者没,以长子年命定之。若只有主母当家,则以母命定宅(《阳宅撮要》)。

以上杨文衡等研究的内容,是流传在民间的风水习俗,其中难兔有神秘成分,应慎加分析。据程建军研究,地理事物五行属性和五行生克方位。中国古代的易经地理及风水是将世上万事万物按季节、方位、时序循环语调变化的一种字宙图式或称世界图式,它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模式。

五行学说同样经过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家的总结与发挥。如记载它的是秦相吕不韦编纂的《吕氏春秋》,是吕氏为相的治国纲领,书中有以十二月份分成的“十二纪”,每一纪第一篇专讲某个月的天象、气候及相关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包括帝王衣食住行的位置、颜色等。如《日氏春秋·孟春纪第一》说: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缘,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族,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太,食麦与羊,其器瑰以达。

这是明显地继承了萌发于夏代的《夏小正》而来。所以《易经》和风水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一样都源自三代,古人云:“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字”(《淮南子·齐俗训》)。宙是时间,宇是空间,在时间方面有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十二月份和十二时辰;在空间方面有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天地上下前后左右六合。以春季配东方,夏季配南方,秋季配西方,冬季配北方,即把时间的四季和空间的四方配合起来,成为时空合一、宇宙一体的图式。后来,又将许多事物类比于四时四方,形成了一个普遍的万物时空合一的图式,一个普遍的宇宙体系的理论。

到了汉代,这一图式经过淮南王刘安《淮南子》的记述和汉儒董仲舒的发挥阐释而广为流传。汉代人把《吕氏春秋》的“十二纪”的开篇月历内容编入《礼记》。称为“月令",从而正式成为儒家的经典。《管子》中的“四时”、“幼宫”篇中均有与月令相同的内容。《吕氏春秋》、《礼记》、《管子》等均是战国秦汉时期十分重要的著作,它们充满中国哲学的精髓思想,对历代治国方略均有重大影响。因此,它在中国政治文化及思维方式上始终居于支配地位。

这一图式的时空一体化的模式是对自然界规律的总结,而人们建立这个图式的目的在于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那就是要和自然现律相协调。怎样协调呢?《易传·文言传》明确地回答了这个同题;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不造,而况乎人乎,这里的“先天",指在自然变化之前加以引导;“后天”,指遵循自然的变化。“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即指天人协调一致。这是《周易》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是月令围式的基调。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人地关系及风水理论的一个根本观点,它含有两层意思:*是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二是认为人的德性与“天的德性”是相通的。后经过董仲舒发拆确立“天人感应”、“人副天数”之说,也不乏把人纳入自然时空的秩序中,表达天地人三才合一的主题,实现人的社会发展规律与天地自然变化规律相吻合的理想。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理想,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指导着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划设计构思。进而成为一种设计理论和构图依据而贯穿于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时空中,对此,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再也没有其他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干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大自然的原则。这个人并不是可以从社会中分割出来的人,皇言、庙宇等重大运装自然不在话下,城乡中不论集中的或者散布于田庄中的住宅,也都经常地出现一种对牢宙的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转引自《华夏意匠》)。

这段话的本意就是说中国古代建筑是依照宇宙理论、“宇宙的图案”去规划、设计、营造而成的。当反映到建筑设计中时,便转变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各种类型。风水思想以此为据,也认为“天人之际,合面为一","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学",天人是相通的,不仅生物界有循环、有新陈代谢。而且大自然、地球表层也有循环和新陈代谢。人体内的小循环是自然界大循环的缩影。大自然的地理环境是“若阴、阳之气,则循环无方。聚散相求,塌缊相揉,盖相兼相制……屈伸无方,则运行不息。”大自然的地理环境也是有生命的。这一基本的自然观与导源于西方科学的地理观有所不同。西方的地理学认为仅仅生物圈有生命,水圈、大气圈、岩石圈都是无机界。

但风水观把天、地、人、生各大系统统一起来,认为它们整体上也是有生命的。既然天人是合一的,也就演化出以下风水性质。

(1)统一性。风水思想认为。天、地、人、生四大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人类社会融汇在自然界里。作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部分。在人地关系上,风水思想既不同于“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人”的观点;也不同于“天定胜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风水观认为一方面人作用于自然界,同时自然也会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是通过复杂而奇妙的自然经济社会规律来相互作用的。(2)和谐性。风水思想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部分和整体的和谐共处。认为和谐悬达到幸运与富裕的必由之路。(3)对称、均衡性。按照风水思想,有机体具有对称、均衡性,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对称的,两仪(阴、阳、南北二极)是对称的。其设计与布局的环境也因此要对称、均衡。如有山有水。有高有下,中轴线,平面布局要四四方方对称明朗。(4)多样性和丰富性。地理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各种自然、经济、人文等因素千差万别。各有其个性,因此,具体对某地环境的选址、布局必须因地而异。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阴阳 八卦 风水术 黄道十二宫 五行生旺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