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筮应用

《周易》的阴阳四象理论与筮数爻化方式之一种颇有影响的误释

有必要一提的是,由于前人对筮法发展史以及筮数阴阳爻化的历程不清楚,对《周易》阳爻“一”的来历及考古材料中阳爻符号“一”的来历作了种种的附会解说,其中许多人都认为“一”是由筮数“七、九”“变”来,认为这在《易纬·周易乾凿度》中有记录作依据,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上为天,浊重下为地。

这似乎是条很有说服力的材料,然而,只要进一步探讨,就会发现这是一条站不住脚的汉人附会之说。这句话只是汉人编织的宇宙生成论中的一句,整段话是这样的: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太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言万物相混沦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也。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

《周易》的阴阳四象理论与筮数爻化方式之一种颇有影响的误释

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上为天,浊重下为地。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三画而成乾,乾坤相并俱生。物有阴阳,因而重之,故六画而成卦。

这段话是汉人对宇宙产生历程的解说。认为有形之物生自无形,因而乾坤产生之前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这四者分别是四种状态“不见气、开始有气、开始有形、开始有质"(即四个阶段)的称名。四者混一不分,就是“混沦",特征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这就是“易”。易发生变化,清轻之气上为天,浊重之气下为地,中间经过“从一到七,从七到九,从九再到一"这样的循环。

“有始(一),有壮(七),有终(九)”是事物发展的三阶段,因而八卦用三画立卦,由于万物又各分阴阳,因而又把三画卦重为六画卦。

在这个宇宙生成说中,运用了汉人的“卦气”学说,揉合老庄思想,用“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合称“混沦”)来取代乾坤之前的太极,这显然都不是先秦《易》学的固有内容。而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按三分法分作“始、壮、究”三阶段,用五个阳数中的三个“一、七、九”来代表,这又是否妥当呢?“一、九”固然可以作“开始、终结”的象征,但“壮”为什么不用“五”而用“七”?《周易乾凿度》的作者没有说明,但原因是显然的,他在下文援引了汉代盛行的方术“太一九宫占”,“一、七、九”递变的思想就是九宫数图在阴阳解说中产生的义理。而“七、九"同时又是《周易》筮数,因而他在下文进一步把“一、七,九”与《周易》四象理论结合起来。他说:

《周易》的阴阳四象理论与筮数爻化方式之一种颇有影响的误释

阳动而进,阴动而退。故阳以七、阴以八为彖,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焉。

此段话的作者认为,《周易》筮数所体现的阴阳之理与《太一九宫占》中的九宫数图的义理是相通的。其实二者是混而难同的。

“一变为七,七变为九,九变为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阴动而退,变八之六",所反映的只是九官占中的数字义理,于《周易》而言,一方面,存在“八之六、七之九”,即少阴八发展为老阴六,少阳七发展为老阳九;另一方面,还存在“九之八,六之七”,即老阳九反变为少阴八,老阴六反变为少阳七。二者实难混通。

至此,可以看出,此段话的作者是要用汉代的卦气说为材料,援引《太一九宫占》中的数字义理与《周易》筮数的阴阳互变思想,附会出一个新的宇宙生成论,而并不是在说《周易》阴阳爻象的来历。那些在这段话中寻找《周易》阴阳爻来历的人同样是在犯附会解说的毛病。阴阳爻象的出现及原因只能在先秦《易》学发展的历史中寻找,在筮法史中阐明,除此之外的任何发明都只能是附会!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阴阳爻象 筮数阴阳爻 筮数筮法 九宫数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