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预测

王弼《周易》中有《辨位》一文,提出了初上不论位说,案象无初上得位失位之文

《略例》中有《辨位》一文,提出了初上不论位说。他说:“案象无初上得位失位之文。又系辞但论三五、二四同功异位,亦不及初上,何乎,”王弼据《象》文和《系辞》的同功异位说,认为阴阳爻位,只限于二四和三五,前者为阴位,后者为阳位,而不及初上。他论证说,乾卦上九《文言》说:“贵而无位。”需卦上六《象》文说:“虽不当位,未大失也。”如果初上论位,《文言》不得说“贵而无位”,《象》文不得说〝不当位”。可见,上九非阳位,上六亦非阴位,初上不论位。为什么初上不论位?他说:

王弼《周易》中有《辨位》一文,提出了初上不论位说,案象无初上得位失位之文

夫位者列贵贱之地,待才用之宅也,阴者守位分之任,应贵贱之序者也。位有尊卑爻有阴阳。尊者阳之所处。卑者阴之所履也。故以尊为阳位,卑为阴位。去初上而论位分,则三五各在一卦之上,亦何得不谓之阳位。二四各在一卦之下,亦何得不谓之阴位。初上者体之终始,事之先后也。故位无常分,事无常所,非可以阴阳定也。尊卑有常序,终始无常主。故系辞但论四阴功位之通例,而不及初上之定位也。

〝待才用之宅”,是说,待阴阳二爻或君子、小子居之。此是说,位有尊单贵,阴有阴阳刚柔。三五居一卦之上位,所以为阳位;二四居一卦之下,所以为阴位;表示阳尊阴卑之义,这是固定不变的。而初上表示一卦之终始,初为始,上为终,即事之先后,初为先,上为后。事之终始先后,不能固定何者为阴,何者为阳,即有时阳为始,有时阴为始,非固定不变。此即“尊卑有常序,终始无常主”,所以初上不论阴阳位。王弼此说,也是针对汉易而言的。按荀爽解《文言》文“贵而无位〝说:在上故贵,失位故无位。”(《周易集解》引)此是以失位解释“无位”。又其解需《象》文“虽不当位”说:“上降居三,虽不当位,承阳有实,故终吉,无大失矣。”(同上)是说,上六阴下降于九三之位,乃阴居阳位,所以不当位,但承阳阴,所以吉。荀爽并未讲初上不论位,其以乾卦上九为失位,即以上为阴位。其以升降说解释上六“不当位〞,仍认为上六居阴位为当位。荀爽说可以代表汉易的一般观点。可是,王弼注需卦上六爻辞和《象》文说:“处无位之地,不当位者也,敬之则得终吉。”以不当位为无位,这是对汉易当位说的一种修正。初上是否论位?

《易传》中说法并不一致。需卦上六《象》文“虽不当位”句,近人高亨认为当作“唯其当位”,因字形而误。此说,亦通,可以说明下旬“未大失也。”荀爽不政改传文,则以升降说释之。总之,王弼的辨位说,只是一种说法。此种说法,反映了一种理论思维:事之终始,不分阴阳,因为事物的变化,总是一阴一阳而无穷,不能说阳为始,阴为终。

以上五说,是王弼论《周易》体例的基本观点。总起来说,不外两点:一是主取义说,二是主爻位说。从而排斥取象说、互体说、卦变说、纳甲说等。同汉易相比,其对卦爻辞的解释,则着重以人事问题,比附卦爻的变化。此亦王弼易学的特征之一。如他对乾卦各爻辞的解释,都立足于人事问题。如以初九为隐居未仕;九二为出潜离隐,其德普施,虽非君位,有君之德;九三为“居上不骄,在下不忧,因时而惕,不失其几”;九四为“近乎尊位,欲进其道迫乎在下,非跃所及”;九五为居人君之位,“位以德兴,德以位序,以至德而处盛位”;上九为失去贤人的辅助。总之,以君德解释乾卦龙德。此是对《文言》的发挥。他在《周易注》中,解释《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说:

夫识物之动,则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龙之为德,不为安者也。潜而用勿,何乎?必穷处于下也。见而在田,必以时之通舍也。以文为人,以位为时,人不安动,则时皆可知也。文王明费,则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则国可知矣。

王弼《周易》中有《辨位》一文,提出了初上不论位说,案象无初上得位失位之文

此是说,事物的变动,都有其所以然之理,并非安动,即《明象》所说“物无安然,必由其理”。乾卦六阴,就是以龙德表示君子特别是人君要因时而行,依理而动,不可安动。所谓“以爻为人,以位为时”,就是以阴位的变化,说明人事的变动。如明夷卦表示文王蒙大难而能正其志,旅卦表示孔子出仕到处奔波。王弼这种解易的倾向,同汉易中的卦气说,以天时节气的变化说明爻象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唐李鼎祚于《周易集解序》中评论王弼易学说:“郑多参天絮,王乃全释人事。且易之为道,岂偏滞于 天人哉。”李氏推崇汉易,故有此论。王弼的《周易注》,对卦爻辞的解释,并非“全释人事”,其中也有讲天时变化的。如其注复卦辞“七日来复”,则引郑玄卦气说解之。其注乾卦《文言》“阳气潜菠”一段说:“全说天气以明之也。”但就王弼易学的基本倾向说,引人事而不以卦气解易,这是可以肯定的。

王弼的这种解易倾向,对宋明时期的义理学派有很大影响。从易学史上看,王弼对《周易》体例的论述,排除了汉易中的占候之术,把《周易》看成是讲政治哲学的教科书,这在当时,是一种新风气。他以取义说和阴位说解释卦爻辞,排斥了汉易中的烦琐的象数之学,也是一种新风气。但是,其《周易注》,由于保留了爻位说,其对《周易》所做的义理解释,同样有烦琐哲学的弊病。进一步摆脱烦琐经学的束缚,那是后来宋明易学中义理学派的任务了。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六爻 爻位 系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