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应用

阴阳二气积聚而运动,其结果天地剖判,以阴阳二气为天地之本原,二气散开形成天地

阴阳五行——《周易》与宇宙论

中国古代哲学家常探讨世界的本源或构成,宇宙的元素、过程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而《周易》经传又常常成为哲学家思考和阐发问题的出发点,于是便形成易学哲学中的宇宙论。

西汉孟喜、京房发展《易传》中的阴阳观念,以阴阳二气变化的法则解释《周易》的基本原理,即以二气的变易解释筮法中的变易,同时兼论世界的本原问题。

京房认为阴阳二气积聚而运动,其结果天地剖判,以阴阳二气为天地之本原,二气散开形成天地。又以阴阳二气为生成万物的本原,即“阴阳相成,万物生也”孟、京还吸收当时流行的五行生克说,建立起以阴阳五行为世界间架的易学哲学体系,使西汉以来的自然哲学更加系统化。他们对后世哲学家在探讨世界的本原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易纬 •乾凿度》提出太易说,认为宇宙的形成有四阶段,即“有太易,有太初,有大始,有太素”。这四阶段实际上是两大阶段,先是大易即气未生的阶段,其次是太始、太初、太素三者混而未分的阶段,也就是所谓气、形、质具备但尚末分房的“浑论”阶段,即太极阶段,从大易到太极,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这是对《系辞》“易有太极”的一种解释,将易释为大易,将大极释为气混而未分,即天地尚未形成的阶段。认为先有太易而后生出太极。

阴阳二气积聚而运动,其结果天地剖判,以阴阳二气为天地之本原,二气散开形成天地

无形的太易既变出阳气之数,又变出阴气之数。阴阳二气之数即太极浑沦之物,逐渐分化产生天地万物。这种宇宙论以太易为宇宙之本原,认为太易先于太极而存在,太极指气混沌未分的状态,实即汉人所说的元气。太极元气分为阴阳二气,天地万物便因此而生生不息。这里的太极具有元初物质的意义,具有实体的含义,对后来唯物主义宇宙论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易纬》中的这种宇宙论受到了道家系统思想的影响,以大易为无,以太极为有,这样就陷人了虚生气说。另外,这种宇街论将阴阳奇偶之数与阴阳二气的变化结合起来,认为数的变化既可以说明节气的变化,也可以说明世界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从而使后来哲学家思考和争论气与数的关系问题。东汉郑玄的五行说,认为五行之数就是《系辞》中的天地之数,天地之气,各有五个数,天数为奇,地数为偶,奇偶阳阳相合,天地之气化生万物。郑玄将大衍之数看成五行之气生化万物的法则,以“二五阴阳”之合说明万物的形成。

魏晋玄学中的易学虽以本体论为主要哲学兴趣,但并非完全不谈论宇宙构成或生成论。王弼易学之旨玄远抽象,归宗于本体论,但他曾将旅法中的“—”或太极看成世界的本原,认为有形的万物生于此太极或“无”,认为“无”是万物由以产生的宗主。他不讨论天地之始,但讨论万物之始,虽然他关心的主要不是宇宙论而是不体论。与此同时,汉易中的太极元气说在魏晋时期仍热流行,松康、晋成公绥均发挥易纬中的大极元气说,谈论宇宙之生成变化。南朝梁武帝萧衍也主太极元气说,在其著作(天象论》中,他认为《系辞》所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讲的是元气巴分,天地设位”,在天地之间有升降之气,“清浮升乎天,汇油居乎下,阴阳以之而变化”,由此资始资生,生成万物。

阴阳二气积聚而运动,其结果天地剖判,以阴阳二气为天地之本原,二气散开形成天地

唐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综合汉易与王弼易学。他提出易理备包有无,所渭有指有形象的事物,无则指“无形”或“大易〞。在讨论有无关系时,他采取有生手无的玄学命题,论证阳阳之气是《周易》的根本原理,从而建立了以气为核心的世界观,认为气为无形,但为一切有形事物的本原。孔疏还以阴阳二气解释乾坤二元,并且将元亨利克四德释为万物生长的四个阶段,以元为万物生长之始,以贞为万物成长之终。这种以阴阳二气为核心的世界观,认为天地万物和人类生活都为阴阳二气变化的法则所支配,并且由阴阳二气构成,万物的成毁皆由于阴阳二气的聚散。孔疏提出的太极元气说,抛弃《易纬》中的太易说和太一神说,使汉易中的太极元气具有更明显的原初物质含义,认为太极元气在时间上先于天地而存在,是宇宙的本原。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阴阳五行 魏晋玄学 系辞 王弼易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