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课堂

文化传统不是一个超稳定系统,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过程

恩格斯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湖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的希腊人那里去,而这种见解愈来愈为自己开拓道路。”在中国也是如此。在中国,正是《周易》这部近五千言的卜筮之书,蕴涵了中华民族尔后各种世界观的萌芽。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中形成,从而一方面它消灭宗教本身;另一方面,从它的积极内容来说,它自己还只是在这个理想化的,化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的中国哲学思维,正是在神职人员用极简单的“--”“—”符号构筑的阴阳、象数爻与为体的系统中循环变化,通过一代代思想家的革故鼎新的努力而获得新生和发展的。

文化传统不是一个超稳定系统,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过程

诚如朱熹所言:“《易》本为卜筮而作。”但作为卜筮之书的《易》,却通过向莫明其妙的神卜筮的形式与经验的事例相结合,在表明自己功利主义心态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周围世界以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包含了丰富的哲理因素,这正是它得以不朽的内在根据。首先是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其次是对世界存在方式的思考,第三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详见《中国的易文化传统》)这些思考的根本意义在于,一开始就用泛神崇拜否认了上帝创造世界的特创论,开启了中国优秀的无神论传统、辦证法传统和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不是一个超稳定系统,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过程

此外,八卦“易”之卦画符号,对于推进我国古代观念形态文化的形成和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周易》卦象和爻象相合的歌诗化的卦爻辞,对于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诗歌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周易》之卦象的有序排列和爻变的规律性对于推进传统的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周易》之卦、爻辞所选用的典故、天文、人事、气功、民俗等事例以及所表达的伦理道德、是非义利等价值观念等,这一切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无疑起了重要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心理的积淀作用。可以说,直到今天,我国文化传统中那些已经死亡了的和存活着的、人文的和自然的、科学的和宗教的、正面和负面的东西,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它的史影。无怪人们在二十世纪的今天,面对人类所取得的一切文化成就,常常流露出一种“古已有之”的白豪心态。这正好说明,文化传统不是一个超稳定系统,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它在不断否定中更新着自己,所以今天的毕竟不是昨天的;另一方面,它又在不断否定中保存着自己,所以今天的必然叉保留着咋天的痕迹,所谓“亡焉,有不亡者存”。这正是《周易》以来,由《易传》滥其觞,由秦汉 至于明清、至于现代,说《易》之书汗牛充栋、代有所隆,大有“学不究《易》,不足以谓之学”的奥秘。而这叉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注经传统。

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毁私家所藏《诗》《书》、百家语和《秦纪》以外之各国史书。《周易》被作为卜筮之书,与医药、种树之书一起幸免于火。这说明《周易》原非儒家经典。入汉以后,随着儒字的发展,《周易》被列为儒家群经之首,这与当时儒学受到尊崇的背景是分不开的。比如《易纬》的出现便是一个典型的说明。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卦象 爻象 卦画符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