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知识

风水的六个别称以及大地生气说、天人感应说、天人合一、生气的详述

一、风水的别称

风水术从古时流传至今,有许多别称,譬如:

1.形法

2.堪與

3.青囊

4.青乌

5.青鸟

6.地理

堪舆

汉代古籍《淮南子》中说:“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东汉许慎说:“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是指观察天,舆是指勘察地,堪舆之学即研究天地运行之学。

中国堪舆学说是由汉以前占卜之术传承分化而来。它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合八卦九星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论体系,从而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天穷达。

堪舆这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从一开始就与天文、 地理联系在了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堪與之学就是中国古代的环境与建筑科学。

青囊

青囊能成为“风水”或“堪舆"的代名词得益于东晋人郭璞。郭璞(276- 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人,东晋著名学者、道学术数大师。据说郭璞得到黄石公青囊中书九卷,从而洞悉五行、天文、卜篮之术,写出相地学经典著作《葬书》。这本书内容包罗天地,博大精深。“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形丽于天,因形察气,以立人纪,紫微天极”。

目前所流传下来的黄石公《青囊经》,分为上中下三卷,全文仅410字。

风水的六个别称以及大地生气说、天人感应说、天人合一、生气的详述

青乌

古人常把堪舆学称为青鸟,青乌指的是人名,是当时著名的相地术大师。传说青乌子是黄帝时期的人物,《轩辕本纪》中说,黄帝当初划分中华州界之时,曾经求教于以相地闻名的青乌子。晋代葛洪在《抱朴子极言篇》中,把青乌子说成是古代寿星彭祖的弟子,历经百岁后,在股成仙而去。

《风俗通》中说,“汉有青乌子善葬术。”《旧唐书,经籍志》中说,青乌子是汉代相地家,著有《青乌子》三卷。

青鸟子的著作曾经流传甚广,如南北朝刘孝标在注《世说新语》时,曾引用《青乌子相家朽》中的话:“葬龙之角暴富贵,后当灭门”,唐代李善等人在标注《文选》时,也曾引言:“天子葬高山,诸侯葬连冈。”

地理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一书中,它指的是研究地形、考察环境等。《周易》起源于河图洛书,它的内容广泛,包罗万象,从战国时代起就被当做儒家的经典之作。

《周易》中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意思是语言遵循天地的变化之道,才能合乎天地自然之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才能了解自然变化的奥妙。从上文可知,古时风水与天文地理的密切关系。古代的地理书籍还有《尚书》和《山海经》等。

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论衡》中这样解释“地理"一词: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到了唐代,孔颖达把他的观点进一步阐释:地有山川原野,各有条理,故称地理。在古人看来,地球上这些地形、地貌、地势等自然造化,都是有章可循、有迹可考的,他们把这种道理称之为地理。

王充是唯物思想家,他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识的自然实体,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无为的结果,并非有意安排。他否认天地与人之间存在感应关系。

二、大地生气说

远古时期的人类,生存主要依靠不断向大地索取,他们生活的一切条件都来自于大地。因此,在远古人类的眼中,大地就像母亲一样,给予并滋养了他们的生命。所以,他们认为大地是有生命的,而人类则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认为大地不但有生命,而且还和人类一样是有经络穴位的。这些经络就是大地生气行走的路线,穴位就是生气聚集的处所。基于大地生气说,中国古人为了得到大地的生气,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最具生气的处所,这也就诞生了风水学。

风水的六个别称以及大地生气说、天人感应说、天人合一、生气的详述

三、天人感应说

汉代著名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说"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哲学和风水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主要有两个要点:

1.神学的灾异谴告说,被认为是天对君。

2."“天人同类"、“天人相副"说。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点往往交错或一道出现。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经学家,在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采纳。老年时期在家著书,他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对当时一系列哲学、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他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创造了万物和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人与天是相合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術的学说,并且把它发展得更为完善。

四、天人合一

所谓有机自然观,指的是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自然观,也即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字宙观。这一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也就是说,人要顺应天道,以自然为本。人只有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有机自然观,既是风水思想的核心,也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中国古代,几乎每- .部风水著作都以“生气”为主旨。“生气”预示着生机,代表着昌盛,在《易经》中属大吉。而“大地生气”说本身就是“大地有机”自然观的反映。只有在“大地有机”自然观的前提下,风水学的发展才有其价值可言。

五、生气

古人认为大地和人类一样 是有经络穴位的生命,这些经络就是大地生气行走的路线,穴位就是生气聚集的处所。这就是“大地生气说",而古人为了得到大地的生气,就千方百计地寻找最具生气的处所,从而诞生了风水学。

风水的核心要求,就是在人的停留之处要有生气。风水学认为,自然中有一种能让万物生长发育的强大力量,它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要素,是环境中一切有利于生命成长的要素的总和,这就是“生气”。风水学把气分两种,生气与死气。生气是使万物生长繁茂之气。死气是没有生机的、不通达的死亡之气。风水大师郭璞在《葬书》中对“生气”有所论述,“五气行平地中,发而生平万物。”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

民间百姓也用生气与死气来形容一-些事物,例如称血气方刚、斗志昂扬的人为有生气:称精神颓废、情绪低落的人为死气沉沉。称草木茂盛.水土肥美之地为有生气称沙漠戈壁,不毛之地为死地。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风水 天人合一 生气 堪與 地理 青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