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

农事与四季:古代农民所依据的是一部自然界的天然历书,即“物候”

四季分明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幅员辽阊,总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内有山、有水、有平原,外连海、连陆;物产丰富,气候适中,一年分为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论生产还是生活,使人产生一种节奏感。

春、夏、秋、冬四季也称“四时”。每时三个月,第一个月称“孟月”。第二个月称“仲月”,第三个月称“季月”,季月终则进入下一时。因为四时之中各有一个季月,所以称为“四季”。四季又称“四气”,即谓四时阴阳变化、温热冷寒之气。《礼·乐记》说:“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疏:“谓感动四时气序之和平,使阴阳顺序也。”汉儒附会天人相应之说,以喜怒乐哀应四时为四气。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阴卑》说:“喜气为煖而当春,怒气为清而当秋,乐气为太阳面当夏,哀气为太阴面当冬。四气者,天与人所同有也。”这种解释虽然不准确,但对后世是有影响的。

农历二、三月里桃花盛开,这时节鸟语花香、冰雪融化、河水上涨,古称“桃花汛”,又叫“春汛”。这是大自然的语言,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正如宋代诗人陆游所吟咏:“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春秋时期,就以玄鸟(燕子)的来去划定春分、秋分的时间。《吕氏春秋·审时篇》说:“凡农之道,候之为宝。”任何一个农民都知道,种庄稼是不能误农时的。

寒来暑往,春种秋收,一年一个周期;为了寻找原因,必然要观察天体的运转。现代科学证明地球绕着太阳转,可是古人恰恰相反,以为太阳绕地而行,直到今天,我们还是习惯说“日出东方”和“夕阳西下”。“黄道”就是想象中的太阳绕地球的轨道。

农事与四季:古代农民所依据的是一部自然界的天然历书,即“物候”

《汉书·天文志》说:“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日光道。”旧时迷信星命之说,谓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辰都是吉神。六辰值日的日子,诸事皆宜,不避凶忌,称为“黄道吉日”。

农业活动必须适应气候等的自然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径),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已经出现,至秦汉完全确立,不但成为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相关的文化。

然而,从最早的意义上说,古代农民所依据的是一部自然界的天然历书,即“物候”。所谓“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和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与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如始霜、始雪、结冰、解冻等。物候与天气变化有关,可作为指示农时以确定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依据。

所以说,现代“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农事与四季:古代农民所依据的是一部自然界的天然历书,即“物候”

我国古代关于物候的记载很多,如《逸周书》《吕氏春秋》《诗经》《礼记》等书。仅以《吕氏春秋》的“十二纪”为例,就有下列记载:孟春纪: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

仲春纪:始雨水,桃李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季春纪:桐始华,田鼠化为驾,虹始见,萍始生。

孟夏纪:蝼蝈鸣,蚯蚓出。王苦生,苦菜秀。

仲夏纪:小暑至,螳螂生,贿始鸣,反舌无声。

季夏纪:凉风始至,蟋蟀居字,鹰乃学习。腐草化为妍。

孟秋纪: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

仲秋纪:凉风生,候鸟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季秋纪:侯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豺则祭兽戳禽。

孟冬纪: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

仲冬纪;冰益壮,地始坼,鹖旦不鸣。虎始交。

季冬纪:雁北乡,鹊始巢,雉锥鸡乳。

在黄河流域,从这些物候中,不难看出农事活动应该做什么。而当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结合起来,便出现了“七十二候”,即所谓“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对于农业来说,是非常实用面科学的。物候的内容都是常见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因此,在诗文、图画和装饰纹样上也多有表现。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吉祥文化 物候 农事气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