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以老子为原型,外貌奇特的太上老君天生有卦象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以老子为原型。有关老子生平事迹,先秦典籍只有零星记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作《史记》列有老子传,尽管其中也记述了当时的一些逸闻趣事,但总的来看,文字还比较质朴,并没有什么神化的明显迹象。到了东汉明帝(公元58~75年在位)、章帝(公元76-88年在位)之际,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老子与“道”便被划上等号,他在《碑》中说:“老子者,道也。”老子就是逭,道就是老子。东汉末期,五斗米道首领张道陵所述《老子想尔主》。第一次以“太上老君”为老子之号,认为太上老君是道之一气“聚形”的结果。“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这样,太上老君便具备了能够显形与散形的功能。《老子想尔注》这种描述已具有比较明显的神异成份,不过,我们尚看不出太上老身的形象与新学有直接的关系。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以老子为原型,外貌奇特的太上老君天生有卦象

到了晋代的葛洪所作《抱朴子内篇》,太上老君身上的易学符号光环开始显现出来。葛洪说:

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阳,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

葛洪这段话讲得比较明白,先说太上老君的姓氏名字,再说他的身高、肤色、长相特征。在葛洪的笔下,太上老君的易学符号光环是从脚下开始的,你看教主的脚天然地具备了“八卦”之象。这一“神笔”相当重要,因为有“八卦”在,就会千变万化,它为日后道门中人描述太上老君的各种神变奏响了“序曲”。另外,葛洪用以描述太上老君相貌的那些数字也有一番奥妙。易学讲“象数”,有“象”必有“数”,数存而象也在其中,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具体地讲,一、三、五、七、九的数乃是易学“天数”的化用。易学以一、三、五、七、九这五个奇数为天数,以二、四、六、八、十这五个偶数为地数。天地相合,乾坤会通,而成九宫之状。八卦之本是太极,太极函阴阳,阴阳相感而八卦生。

八卦代表八个方位,会于中而成九宫。九宫之数实以一、三、五、七、九为框架,所谓老君真形在整体上是太极,在数为一。

一生二,二生三,这个“三”即是易学的天、地、人“三才之道"。老君总括“三才”,所以其额有“三理”。三生万物,各具木火土金水五行,所以老君“秀眉长五寸”;五行各有阴阳,阴阳运化,天生地成,所以《易》数变,一变而为七,老君“耳长七寸”;七变面为九,所以老君身高九尺。由此不难看出,葛洪所描绘的老君真形的那些数字是有一番深刻的符号寄托的。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以老子为原型,外貌奇特的太上老君天生有卦象

葛洪将易学象数引入老君形象塑造的方式给后来的道门中人以很大的启迪。两晋南北朝以来,有关太上老君的神化故事更加丰富起来,而他身上闪烁的易学符号光环也更为亮丽。其鲜明特色就在于这些神化故事的作者紧紧抓住易学的变化观,来描绘太上老君的种种神变。汇聚太上老看“神变圣迹”的《混元圣纪》卷一引乐朋《龟记》说,商朝高宗帝统领国家到了极盛的时期,周文王演《易》之初,“神光流入于琼胎,瑞彩结成于金骨。不拆不副,诞弥于八十余龄。””按照这个说法,太上老君托胎为人是周文王推演《易》道之时那神奇的卦爻符号辉光照射的结果。其骨骼是由卦象瑞彩凝结而成。这种特殊的禀赋,使得他怀胎的时间比一般凡人都长,他整整81年才降生。这当然只是神话而已,但却从根本上使太上老君具备了易学的符号“胎记”。

用一个今日人们流行的语汇来说,太上老君托胎孕育的时候已经“天然”地获得了易学符号的“遗传基因”。这是多么巧妙的一笔!历史学家读了这样的文字,恐怕要视为天方夜谭,然而,如果明了这是一种“彩虹”式的信仰语言,那么冷静下来之后细心思索一番反而会有另一种感受。无论情况如何,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太上老君降生神话确已输入了易学符号的“灵光”。道门中人以神话的口吻来讲述太上老君的“故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当作一种思想符号的链条,这个链条既有某些历史的印记,又有道门中人的新构想,而在其构想过程中,易学的象数充当了“思想符号”的要素。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八卦卦象 易经卦象 道教信仰 道教核心 道教思想 易学卦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