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知识

风云变幻悟真机:天地认识的升华与易学比应

征兆考察与预测,作为一种自然的“原始符号”解读方式,它是天地问题探讨的门径,也可以说是古人对天地现象认识的内容之一。就上面所涉及的例证看,道门中人有关征兆的认识还显得比较零散;不过,那并不代表道教天地现象认识的全体。如果我们较多地接触一下道教经书总集,那就会看到道门中人对天地现象的认识并非停留在观察阶段,而是有一定的理论升华。尽管这种“升华”与现代的天文、地理科学尚有很远的距离,但却体现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用心思索精神,而令人感兴趣的当然是那些贯注了易学的义理与象数符号的论述。

观天文察地理与经教畅咏

天地征兆现象的观察是靠视觉来进行的。俗语中有所谓“眼见为实”的说法。因此,凡是眼睛所能观察得到的天地事物迹象都可以叫做“实兆”。面对一种物象,只要观察者赋予它某种象征意义,并同观察中所假定的未来即将产生的事物联系起来,当作未来事物的“信使”,那么这就是“实兆”了。就传统的形态分类来看,“实兆”无非分布于天地人三界。在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人被当作一切问题研究的中心。人处天地之中,所以观察兆象主要就是观天文、察地理。这种思想深刻地表现在《太上洞玄宝元上经》之中。

风云变幻悟真机:天地认识的升华与易学比应

《太上洞玄宝元上经》从征兆学的角度对天文、地理的内涵作了说明。关于天文,该书说:

天文青,三光也。名为‘观’者,占三光也。三光者,日月星也。周睇三道,推步玑衡。日往月来,回旋无极。岁及荧惑,太白辰镇。行常为成,示祸显福。北斗九星,二隐七章,皎昧相表。斟酌玄滓,润洽含炁,生成无央(殃)。

观春之咏,十有六篇也。阳律阴吕,唱和调通,继朔十二,杰苏为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克会,属于八音,相资继用。观夏之咏,畅篇二十,而火以抹(沫)木为礼,木以生火为仁,春以萌育为德,夏以滋长为功。律吕既协,八音亦谐。三光无忒,岁序宣明,摄此朔节,谓之为年,是为属天。

这段话比较难懂,我们还是先把它的意思搞清楚以后再来看其易学意蕴。作者告诉我们:“天文”主要是指日月星“三光”。所谓“观天文”的“观”字,就是细心察看的意思,这又叫做“占”。

倾斜视线,反复观察日月星的运行轨道,推测步量北斗中的璇玑玉衡之星。日月运行,一往一来,昼夜交替,没有穷尽。每年忽隐忽显的火星一出现,总有一种“炫惑”的感觉;金星太白,早晨出于东方,所以又称启明星,金主肃杀,它的出现意味着兵戎之事。从星宿的运行中得到告诫,明白祸殃与福禄的根本。北斗九星,两颗隐潜,七颗显明,皎白暗昧,互为表里。仔细琢磨玄妙的津途,滋润谐调而一气含融,生长化成则没有穷尽。检查一下《道德经》八十一章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分配,春季中诵读十六章(篇),依照阴阳十二律吟咏唱和,直到胸中之气舒畅为端倪。由立春到春分,由立夏到夏至,由立秋到秋分,由立冬到冬至,按八个节气循序而进,和于八音,阴阳往复,相互对比而发生效用。夏季中诵读二十章(篇)。夏火以反沫于春木为有礼,春木则以生养夏火为有仁,春天以萌生化育为大德,夏天以滋润生长为天功。阴阳律吕既然已经协和,八个音阶也就运用顺畅。

日月星三光没有反常现象,岁时明朗有序,依照这样的规律定下节气晦朔,这就叫做“年”,它从根本上看是属于“天”。

《太上洞玄宝元上经》所谓“天文”是与自然征兆判断相联系的,因为作者把“观”与“占”同等看待,这即是借助日月星之象的观察以推断吉凶,呈现于眼前的日月星三光之象,只要同某种即将产生的喜事或凶事联结起来便具有征兆的意蕴。这就说明该书作者的“天文”之论是因征兆而发的。在表达了什么叫“天文”的意义基础上,《太上洞玄宝元上经》进一步指出诸天体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日月往来,周而复始,回旋不尽。掌握了其运行规律,人们就有了相对的自由。当然,天体运行也有失常的时候。在该书作者看来,那是天对人的一种警戒。作为修道者,应该从天体运行的“有常”与“失序”中悟出吉凶之理,以便作出预先的行动抉择。作者在这里取一年四季中的春夏两季归属于“天”,配上咏诵经文三十六篇,暗合昆仑之数一,共为三十七,与《道德经》上篇之数亦相应。其易学意蕴在于“数”的匹配。

天上的日月星之“数”是“三”,显然其中尚含有易学的三重结构;至于阴阳律吕、八音、八节的配合,当然也是易学经常使用的多层符号显示,而“火”与“木”的母子关系以及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引入,则使易学本有的符号转换更为多样化了。

风云变幻悟真机:天地认识的升华与易学比应

关于“地理”,《太上洞玄宝元上经》说:地理者,三色也。名为“察”者,候三色也。三色者,土山水也。历览五方、干支位次: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中酉戌亥。此二十有二,以为秋咏,严明分段,不相参杂也。次豫、兖、青、徐、扬、荆、梁、雍、冀九州也。太山、衡山、华山、恒山、嵩高山五岳也。江、河、淮、济四渎也。四海环回,州土,山水,分支干二十二。又二十二章,以为冬咏。昆仑极中,镇四序之际,四十五章是为属地。推功归天,揖敛让上,则下有四十四章矣。

这段话的字义与上面关于“天文”的阐述一段相比,明白得多,大抵是讲:地理的名义可以简单归结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颜色。

之所以叫做“察”,是因为地理之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守望与察勘这三种颜色。哪三种颜色呢?就是地上的土、山、水这三种东西的色泽。中华国土,其面积分布一般划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用天干、地支来标示,它们的次序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合起来是二十二,作为秋天咏诵的数字依据,时序推移,地域变迁,五方依次轮转,界限分明,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再下来是行政区域分野,豫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合为九州。还有太山、衡山、华山、恒山、嵩高山合为“五岳”。长江、黄河、淮河、济河叫做“四渎”。东西南北有四海环绕在州土之外。它们合起来的数目也是二十二,因此分二十二章作为冬天咏诵之用。昆仑山是天下九州的中极,作为东西南北的规准,千支、州土、山水与昆仑之数共四十五,这属于“地理”。因地顺成辅助于“天”,归功合本,作揖礼让,将其中的“一”数属之于“天”,所以冬天与秋天所咏诵者为四十四章。

《太上洞玄宝元上经》关于地理论述的易学蕴含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因袭易学固有的“占候”恩想,以作为考察地理的依据。所谓“候”其本义是观察,守望。《说文解字》称:“候,伺望也。”《国语·晋语八》:“攀争即利而舍,候遮扦卫不行。”韦昭注:“候,候望。”又《后汉书·钟离意传》说:“故分布祷请,窥候风云。”此处数例所讲的“候”是就观察、等候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观察物象,主要是为了弄清事物的真实面貌,但在古代往往又力图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之事变,干是“候”便被赋予了“占验”的意义。如《史记·封禅书》所称:“上乃遣望气佐候其气。”其中的“望气佐”是一种官名。皇帝派遣这位官吏占察云气,说明当时朝廷对这种占验活动是相当重视的。通过追溯与比较,不难看出,《太上洞玄宝元上经》所谓“察地理”实际上包含了对土山水的占验思想。这种占验的思想原则实与《易经》相吻合。《系辞上》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这四种所谓“圣人之道”就包括了“占”在内,所以《系辞上》作者紧接着说“以卜筮者尚其占”。卜问决疑的人所推崇的是其中的“占筮”方式与道理。《系辞上》又说:“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君子平时安居就观察《周易》的卦象和推究玩味它的文辞,有所行动的时候就观察它的变化迹象且把玩其占筮的理趣。朱熹曾经直截了当指出《周易》是一本“卜筮”的书:“圣人作《易》本是使人卜筮,以决所行之可否,而因之以教人为善,如严君平所谓‘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臣言依于忠’者,故卦爻之辞只是因依象类,虚设于此,以待扣而决者,使以所值之辞,决所疑之事。”按照朱熹的看法,古代的圣人创作《易经》本来就是为了教导人们卜筮的,以便决定所要采取的行动是否可以,从而设立文辞,在具体占卜过程中引导人们弃恶从善。这就如汉代的易学大师严君平所讲的那样:对作为儿子的人就通过占筮而劝告他们应依孝道行事,对作为臣子的人就劝告他们尽忠守职。可见卦爻的文辞只是根据卦象设立象征类比,虚拟假设而已,以便在有人祈求叩问的时候,就根据所遇上的卦,决断祈求者的疑问。朱熹的话可以说是点到了《易经》产生的性质问题。在“占察”的意义上看,道教《太上洞玄宝元上经》与《易经》之理是一致的。第二,延扩了易学数字符号的象征功能。

风云变幻悟真机:天地认识的升华与易学比应

易学的卦象符号本来就具备了“数”的内涵,每卦六爻符号,这就是最基本的“数”,还有所谓推演卦象的“大衍数”“天地数”等等;至于天干、地支的配合,在《易经》卦爻辞中已经有所涉及,如《蛊》卦辞所言“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以及《巽》卦九五爻辞所言“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就可以证明干支的应用。《太上洞玄宝元上经》将这种数字符号加以引申发展,把老子《道德经》经文分纳于其间。本来《道德经》是没有分章的,后世作了许多不同的分章,最流行的要算八十一章次序。八十一章又分为上下篇,上篇三十七章,下篇四十四章。关于“地理”问题,《太上洞玄宝元上经》特别提出了“昆仑”的“极中”地位。

这个“极中”就是“居中”之“极”,它有地上“太极”的符号意义。因为它既然是“四序”的中准,这也就具有主宰的内蕴。在考虑秋冬咏诵篇章时,《太上洞玄宝元上经》又以昆仑归属于“天”。于是,原来的干支二十二、九州、五岳、四渎、四海、昆仑总数之和四十五因去昆仑之数一,也就只剩下四十四。这实际上蕴含着《易经》中的“大衍”卦筮数理,《易经》演卦以五十根蓍草为基本的筹算单位,挂一不用,象征“太极”。《太上洞玄宝元上经》“虚”昆仑以属于“天”,这在思想旨趣上乃暗藏着“太极”符号的理念。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天人合一 周易预测 八字预测 卦象符号 卦筮数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