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筮

清华简《筮法》

佚名

国易堂APP清华简《筮法》是宋·邵康节撰,清华简《筮法》原文全文 清华简...

本文所有的清华简《筮法》图文内容皆引用自《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一书(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2013年12月,中西书局出版)。

注解目前已撰写完成,但可能随时因为新的发现而修改内文!

清华简是在2008年7月由清华大学校友在古玩市场购得而捐赠给母校的战国时竹简,这些竹简总共约有2500枚,抄写时代约在西元前305年左右:“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的无字残片样品作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年份是:公元前305±30年,即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结果一致。”

其中有《尚书》和类似于《纪年》一类的先秦珍贵经史典籍,与《周易》有关者则有《筮法》和《别卦》。

为保存及整理这些资料,清华大学还特别于2008年9月为此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直到2011年开始才陆续整理完成并出版一些竹简,目前已出版至第四集。《筮法》和《别卦》收录于第四集,是在今年一月才正式对外发表。

关于清华简可另外参考这一篇开箱文。

筮法总共由63支竹简所组成,保存状况非常良好,每支竹简下方都有编号,因此顺序并不会排错。如下图左(可点选看大图)。

阅读方式很像我们在读报纸的分类广告版一样,整幅竹简区分为许多大小不一的区块(如下图右),并以传统中文由上而下,由右向左的顺序阅读。这种排版法充份运用到竹简的有限空间。

《筮法》的名称是文物整理者所给予,因为其内容皆与古代数字卦的占筮法有关,因此名为《筮法》。目前多数学者都偏向认为这可能是属于“归藏”易的占筮法。

文物整理者为方便今人阅读与引用,根据其内容将整篇分三十节,并给与章节名称。这三十节分别如下:

一. 死生 二. 得 三章 亯 四. 更 五. 至

六. 娶妻 七. 仇 八. 见 九. 咎 十. 瘳

十一. 雨旱 十二. 男女 十三. 行 十四. 贞丈夫女子 十五. 小得

十六. 战 十七. 成 十八. 志事 十九. 志事、军旅 二十. 四位表

二十一 四季吉凶 二十二. 乾坤运转 二十三. 果 二十四. 卦位图、人身图 二十五. 天干与卦

二十六. 祟 二十七. 地支与卦 二十八. 地支与爻 二十九. 爻象 三十. 十七命

附:《别卦》详解

关于数字卦的解译及筮法重建请参考:清华简《筮法》数字卦解密

作者为清华简所设计的太极丸起卦法:清华简筮法重建—太极丸起卦

清华简研究常见的错误请参考:清华简《筮法》研究的常见误谬

参考阅读:本书的英文翻译《变易游戏:二部曲》

The Qinghua Bamboo Strips (The Stalk Divination Method)--Complete Text with Commentary (Appended: “Hexagram Chart”)

以上英译本是由圣甲虫学院主持人白中道博士所翻译,并加入英文注解。

前十九节可以大致视为卦例的说明,第二十节之后,则多是占筮法法则说明。

其占筮法与《周易》有极大的不同,最大差异在于“数字爻”的爻象,与诸如“四位”等方法。“四季吉凶”则显示各经卦在四季有不同的吉应和凶应。“天干与卦”则与京房纳甲法一致。另“地支与卦”、“地支与爻”则是《周易》中所没有的,这可能直接关系到“时间”的占筮。但地支与卦,则与京房纳甲中的地支纳法有些若合符节之处,例如震为子午,而震卦下卦初爻纳子,上卦初爻纳午。但在地支与卦中,乾坤两卦是缺位的。

全篇并没有任何类似《周易》卦爻辞的内容。除了八经卦有卦名之外,其馀各卦并没有卦名。由于其经卦卦名与归藏易颇为类似如坎卦作“褮”,坤卦作“”,颇有“同出一脉”的样子。

卦象都采“数字卦”画法,例如 由上到下为六一六,六五九。为一六一,一一四。为一一六,八一一。所使用的数字共六个,与其他出土《周易》只用一和六两个象征奇偶的数字符号有所不同。所使用的数字包括了一、四、五、六、八、九,也与先前一些数字卦的考古发现不是很一致。何以言之?先前张政烺整理一些零星考古发现,数字卦的数字以一、五、六、七、八为主,九在西周中期短期出现,四则几乎不见。但四和九在此简中出现频率都相当高。

进一步来看,以整部竹简内容来研判可以确认“一”是用来替代“七”。因此实际用到的筮数为四、五、六、七、八、九。其中七是以“一”来替代。这显然与《周易》筮法结果只有六、七、八、九等四个筮数也不一样。

阅读时,以两卦为一组。例如第一卦和第二卦为一组,其下文字为“六虚其病哭死”。这两卦具有类似于周易的本卦与之卦关系。经过解译可以确认,左卦为本卦,右卦为之卦。左卦下方会有一黑点作记,这或许是本卦的标记。

在带领大家阅读全简内容之前,要请注意的是,竹简中所用的许多文字就算改写成现代楷书,也已是现今不再使用的古字或异体字。竹简文字都经过学者解读,虽然多数文字已解读出来,但仍有少数未解读出来的。有许多则是解读出但仍有疑义的。相信在长远未来,这些解读文字都有可能再变更。

而笔者在整理这些文字时,一方面尽量就文献整理者的意思将它转为我们较能理解的现代文字,但所见文字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书中所载所看到的并不是完全一致。

另外则有某些特定文字,笔者因识得部份古字,而直接将其修正,例如原书中的“才”字,甲骨与今文中“才”与“在”写法一致,但本简中应理解为“在”字,因此内文全部改为“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