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知识

五行在风水中的作用和运用:五行学说与风水理论

据李约瑟、陈立夫先生研究,五行理论之说,起源于公元前第四世纪,正与一块镌刻的铭文符合。这块镌刻就是“玉刀珌铭”。陈梦家以为这块“玉刀珌铭”当是齐国之物,其时代则在公元前第四世纪稍后,铭文是用警句的形式写成的,他们确信,如果顺从自然主义者(阴阳家)的教训,便会处在天神一边,或者如我们说的,“处在历史的力量"一边。一种对科学宇宙观的尝试,会强化某种特殊社会背景里战士们的意志与勇气,这不会是历史上的最后一次。

另外一篇述说五行理论的古典名著就是《尚书·洪范》。《尚书》的著成,传统上都以为是在公元前第一千年代中初期的那几百年里。但是,现在学术界都公认1尚书》是经过漫长时期面完成的一部集体著作。

(洪范篇》中对五行的叙述,使我们在了解阴阳家(自然主义者)缔造五行的方式上,有了一些头绪。《洪范》云:

“…-五行。一日水。二四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日土。水曰润下,大三麦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涧下作碱,类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楠作甘。”

以上所言,我们可以看出。五行的观念,并不是五种基本物质(质点不在考虑之内),而是五种基本的程序,中国思想特别着重在关系,而不在物质本身。今李《洪范》所述,列一格式于后,其中第二栏为阴阳家想象结构中自然物质的性质或处理方法,次为现代的近似称谓,再次为阴阳家们以为各产物的味道,由这个观点上看,把自然界重要物质的基本属性作一假定性的分类,而这种工作的成果,也就是五行的理论。此地所谓“属性”者,就是只有在他们受到变更时才会表露出来的那种性质。所以,用“要素”或“元素”这种名称来解说“行”字,我们总会觉得它于义不足。“行”字的来源,如陈梦家所说,五“行”是五种强大力量的不停循环的运动,而不是五种消极无动性的基本(主要的》物质。但在(英)文献里“element”一字用于“五行”已久,现不甚可能改换它。《尚书·洪范》的那段话,其最有趣的一点。

是把五行跟五味配合起来,虽然一般都认为,五行论主张宇宙间任何可以分为五的东西。都和五行有关,故五味之配五行,亦只是这个大体系中的一例而已,但是。“五行”之与“五味”的互相关系,颇不能如此等闲视之。因为“五味”的提出,很强烈地显示了阴家(自然主义者》们在化学方面的兴趣,或与水相配(当然对于沿海人民是很自然的)。

表示对于液体与结晶体的初步实验与观察。苦与火相配(这两者的关连,大概是五者之中最不显明的一例),可能是指用火来煎煮草药。这是苦味最甚的东西。在调味方面还有“苦”与“热”(指辛辣的感觉》相配合的。酸与木的相配,就比较容易解释。因为木是植物。又与一切植物性的物质有关,而这类东西在其腐朽分解的状态下,就会有酸味,植物灰中的碱质也是带有酸味的。辣味与金属相配,当然是指熔解金属而说的。有许多金属,在熔解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辛辣气味,如,二氧化硫即是。最后,甜味与土相配,则是由于在土中的蜂巢里发现了蜂蜜的关系,再者地里出产的谷类,一般也都有甜味,此外,五味、五色、五声诸名目,也已时有所见;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左传》沼公元年医和日)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放为礼以牵之。(《左传》唱公二十五年子大叔曰)

所谓五味,当系《洪范》的水碱、火苦、木酸、金辛、土甘。所谓五色。《左传》有“黄,中之色也”(昭公十二年);《逸周书·作雒》更有东青、南赤、西白、北骊、中黄的明确体系,不辨是否后来思想篡入,至于五声,自是宫、商、角、微、羽,这一些,都尚难确定它们在春秋时代便已如后来那样被分属于五材1尽管已经有了个别实例和趟势。

齐人邹衍将稷下学派的阴阳五行学说向着另外方向推进。

据史书记载,邹衍由于看到“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现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史记·孟荀列传》),终于“以阴阳主运显于诸候”《《史记·封禅书》)。邹衍曾游学于稷下,他的“怪迂之变"、“终始大圣”、“阴阳主运”,显然也是接受自稷下学派的阴阳五行学说,不过他不像《逸周书》那样,用中和观念卡解释它,也不停留在“务时而寄政”方面,只求每月每季的“人与天调”,特别是,他更一反常用的五行相生序列,将春秋时已见端倪的相胜关系系统化起来。于是,成为邹行阴阳五行学说特色的是,他把阴阳五行主要用于解说朝代的发展,认为整个人类历史都是“合于天地之行”的;而这种发展,又被想象成依照五材相胜的关系。终而复始地循环。所谓:

邹子终始五德,从所不胜,土愿后,木德继之,业德次之,大情次之,水德文之(刘歆《七略》。据《文选》左思《魏都赋》李善注)。

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带道。《《史汇《孟清列传:)用于历史并鼓吹相胜,其现实背景可能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变革。

据程建军研究。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普遍系统论。五行中,“五”是指金、木、水、大、土五种自然物质。“行”是指运动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五种物质的关系和运动变化。

古代中国人以黄河中游、关中一带为地中,地中以东,气候温暖,土呈蓝青色,以木配春季、东方、青色:地中以南,气候炎热,高温多雨呈现遍地红壤,故以火配夏季、南方、红色;地中以西,气候温凉,内陆干燥、土色灰白如粉,故以金配秋季、西方、白色;

地中以北,气候寒冷,肥沃黑土.故以水配冬季、北方、黑色;而地中气候适宜。覆盖着黄土,故以土配以长夏和四季、中央、黄色、北京故宫社稷坛的五色土祭坛就是国土五色的真实缩影。

五行在风水中的作用和运用:五行学说与风水理论

可见五行论是对物质世界观察所总结出来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由此进一步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源。

五行学说以整体思辨的方法将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作了广泛联系和研究,并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生克规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关系。五行相生规律和五行相克规律见图.

可见,相生即五行之间的相互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相克则是五行之间相互敌克和制约的关系,五行学说正是运用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释自然现象和人体现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行,五行最先见于《尚书·洪范》:“木曰润下,火口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成。类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其基本生克原理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土;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这种关系又不是绝对的,若木盛而金微,则金不能克木,若火旺而水至少,则水为火所消,这里存在着强烈的辩证因素,但作为普遍的存在原则,它符合上述关系,因而这种关系也成为后世判定风水吉凶的最基本的准则之一。

五行与方位、季节、色彩、四善的关系:一般来讲,五行据其性质的不同与天地自然有如下几种关系。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这是与方位的关系。而与季节的关系则为: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与四兽的关系为:左青龙(木)、右白虎(金)、前朱雀(大)、后玄武(水),中央为土,与色彩的关系为:金白、火红、木青、水黑、中央土黄。参见图。

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月律、五青春音关系图。下面这张图总汇了阴阳历律五行方位的诸多内容,是风水理论最基本的格式之一。

纳甲;是风水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以震兑乾巽艮坤六卦表示一月中阴阳之消长,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表示一月中日月之地位,就是纳甲。风水对此加以具体运用,配出乾纳甲、坎纳癸申辰、艮纳酉、震纳庚亥未、巽纳辛、离纳壬寅戍、坤纳乙、兑纳丁巳丑。纳甲法有非常丰富的内容,《罗法会要》中对此有详尽的说明。其基本原理可用纳甲围表示。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五行学说 住宅风水 看风水 风水术 风水理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