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知识

大地虽宽厚柔顺,但运动时却很刚强;虽安分静处,其作用却遍布四方

君子效法天德,培养刚健的品格,身处逆境,不从流俗,不求功名,远离现实,无人理解也不苦闷;对世事有自己的原则。“心以为乐,己则行之;心以为忧,己则违之(《周易正义》),表现出独立不迁的坚理感志。就一确子不可投”而言,是刚继的品德;就“避世”隐居,与世推移而言,又具有柔顺的因素。这是刚中有柔,健中有顺。《坤•文言》说: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这是说,大地虽宽厚柔顺,但运动时却很刚强;虽安分静处,其作用却遍布四方。

它不自作主张,顺承天道,被动地按照天时运作,却能够包容万物,生长万物,使自身焕发出光彩。君子效法大地,主敬以直其内心,守义以方其外物,培养敬义的美德。以敬义待人,则人亦以敬义应之,因而君子的美德流播广远,毫不孤立。《文言》解释坤德时,明确提出“动也刚”“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均属阳刚的品德,说明坤德柔中有刚,顺中有健。综合《乾》《坤》两卦有关的说解,《周易大传》提出的道德准则和人格理想,不是单纯的刚健精神,而是刚柔相济,健顺相得。说到底,还是《说卦》那节文字:“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

大地虽宽厚柔顺,但运动时却很刚强;虽安分静处,其作用却遍布四方

《周易大传》的各个部分对君子“崇德”妥有阐述,除《乾》《坤》两卦的《彖》《象》《文言》之外,《系群》中下引一节宇顺为后世学者称道: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盐,以存身也。精义入精,以致用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这里从动物的本能说到人的道德修养。“利用安身”是理解本节文字的枢纽。

“安身”承上文“存身”二字,尺蠖之屈,龙蛇之盐,都是为了“存身”。人们应该从动物的本能中体会到以屈求伸的精义,只有屈方能伸;只有“存身“方能“崇德”。

“利用”承上文“致用”二字。“致用”谓尽物之用,“利用”谓利其物用。《正义》说:“欲利益所用,先须自安其身,身既安,然后举动,德乃浮崇;若不先安其导,身有患書,何能利益所用,”大体行合原意。“利用安身”与上文“存身”“致用”交错相承。文字虽从两面写水,文意却是单线连属。“利用”以“安身“为前提;“岽德”以〝安身“为基础。本节文字所闸发的“崇德”的思想核心却是以屈求伸,以蛰存身。在本节文字的前面有这样几句:“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则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发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伸也,屈伸相感而利生焉。”讲的是屈伸相感,交错为用。伸者进长,刚德也;屈者退缩,柔德也。

大地虽宽厚柔顺,但运动时却很刚强;虽安分静处,其作用却遍布四方

统而观之,《系辞》以自然现象和动物本能为喻,告诚人们,深人掌握“屈伸相感〞的精义,以屈求伸,以蛰求存;君子崇德要健顺并用,进退相辅,刚柔相济。所以《系群》下文又说:“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系群》中有关文字体现着《周易大传》关于君子〝崇德”的基本倾向。

有一种意见认为,《周易大传》贡献给中国传统文化的是,培养了中华民族的刚健精神,或者说,培养了“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博大襟怀相结合的弘毅品格。这种观点未必符合《周易大传》各个部分思想的,总体实际。应当指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及近现代,许多志士仁人引述《周易大传》的有关辞句,强调、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刚健精神和弘毅品格,这是一回事。因为这种强调,这种宣扬有着当时的现实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它属于对民族古文化典籍的利用问题。而《周易大传》在君子崇德的问题上的全部见解的实质性内容,又是一回事。二者相关,却有区别。我们切不可以对民族文化建设中的主体需要,代替对民族文化典籍的全面研究和客观考察。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说卦 系辞 周易正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