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

道教运用易学的卦象阴阳理论来整理、改造古老的神话传说,以作为修炼的指导:东王公、西王母的阴阳合和及人体神明

在道教中除了将八卦神化和人格化之外,还运用易学的卦象阴阳理论来整理、改造古老的神话传说,以作为修炼的指导。如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一在《金母元君》一节中说: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大道)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生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神洲(州)伊川,厥姓缑氏,生而飞翔,以主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王母。皆挺质大无,毓神玄奥。于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纯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木公共理二气,而养育天地,陶钧万物矣。

道教运用易学的卦象阴阳理论来整理、改造古老的神话传说,以作为修炼的指导:东王公、西王母的阴阳合和及人体神明

《墉城集仙录》作者在这里向人们展示:在往昔混沌之初,大道准备开启发挥它的玄妙功能以生养化育万物的时候,首先以东方精华本真妙气凝结化育而生出“木公”。木公就生长在碧波荡漾的深蓝大海上、东部青气所起的土丘之中,因为能够启运太阳中和之精气,治理于东方,所以又号称王公。大道又用西部最为质朴神妙的灵气化生了金母。金母降生在神州大地的伊河流域。她姓缑氏,一出世就能够飞行翱翔,因为她主宰幽渺灵秀之气,治理于西方,所以又号称王母。二王都是卓绝至清,心胸宏阔,凝神合道,遁形莫测。西王母在西方悠渺氤氲之中,分得大道淳朴精纯之灵气,凝结而成形,和东王公一起共同调理阴阳感通之气,养育天地,遥控、调节万事万物。

把东王公与西王母说成出于天地之先,这显然是从信仰立场角度考虑的,但其神话原型却也是有迹可寻的。有关东王公的传说,在《神异经·东荒经》中言及:东蔗山中有个大石室,东王公就住在里面,他比一般人长得高大,足有一丈长,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还拖着一条老虎的尾巴,载着一只黑熊,左瞧右看,他长时间一直与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玩“投壶”的把戏。有关西王母的传说,以《山海经》的记载较为典型。该书的《西次三经》及《大荒西经》说,有座玉山,是西王母居处的地方。西王母的样子像人,长着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善于啸叫,她的头发乱如蓬草,顶上戴着玉胜。据说她的身边南面有只三足青鸟陪伴,为她寻觅食物等等。

从古文献看,古人对东王公与西王母大多是分别叙述;当然,也有一些资料显示,西王母与东王公在先民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关系。如《神异经·中荒经》说,在昆仑山上,有根铜柱,其高直入云天,这就是所谓的“天柱”,它的周围有三千里,非常圆,好像是用刀削过一样。下边有间“回屋”,方广百丈,仙人九府君在这里治理。回屋上面有只大鸟,名字叫“希有”,头朝南方,左边翅膀覆盖着东王公,右边的翅膀覆盖着西王母。它的背上有一小块地方没有长毛,约有一万九千里。西王母每年登上翅膀,与东王公会面。《神异经》在希有鸟翅膀覆盖下所处位置的一左一右,这表达了古代先民们对某种对应关系的形象认识。不过,无论是《山海经》还是《神异经》,我们都看不出他们与《易经》阴阳理论的什么“瓜葛”。只是到了道教典籍,西王母与东王公才成为“阴阳”对应的形象符号。这尤其典型地表现在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之中。

《墉城集仙录》在采撷了古老传说中的东王公与西王母故事基础上进一步按照易学的阴阳理论来加以改造和重新架构。稍微品味一下杜光庭的描述,我们不难体会到其字里行间所灌注的易学阴阳理趣。东王公与西王母的名称以及所居处的方位、功能都暗藏着阴阳的区别与协和。在这里,“公”与“母”被明确地对应起来,公是阳,母就是阴了;而他们所处位置,一在东,一在西,这也是阴阳,东属阳,西属阴。他们是分工而又合作的关系,分工表现在东王公是“生阳和之气”,而西王母则是“主阴灵之气”,这明确地使用了阴阳概念。在《墉城集仙录》作者杜光庭神来之笔下,东王公与西王母故事实际上代表着先民对宇宙化生过程的一种思索,其中所贯穿的是易学“太极”生“两仪”的义理。“大道”可以说就是太极,而东王公与西王母代表了“两仪”,一个是“东华至真之气”所生,一个是“西华至妙之气”所生。这两种“气”可以看作是阴阳始气,即易学中的“太阴”(--)与“太阳”(一)这两者的符号。他们化生之后,虽然各有分工,但并非彼此隔绝,杜光庭说他们“共理二气”,此处一个“共”字既表明了东王公与西王母的共事合作关系,又蕴含着宇宙间阴阳感通的秘义,因为他们两位的名称以及所处方位就是阴阳的符号转换。

道教运用易学的卦象阴阳理论来整理、改造古老的神话传说,以作为修炼的指导:东王公、西王母的阴阳合和及人体神明

易学的阴阳卦象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它们可以被使用者用来指称或描述宇宙间的各种各样事物,无论是天体星宿,还是昆虫走兽,无一不可纳于其间。道门中人在运用易学阴阳象数思想来重新组织、改造古代神话传说的时候,也紧紧地把握住这种“代码”的功能。他们把易学阴阳象数的思想灌注于神话传说的叙述过程中。通过这种叙述,神话传说的人物名称、肖像以及故事情节不知不觉地被演变为易学卦象符号的转换形式。从这个角度看,易学象数符号可以当作神话传说的凝练概括的表征,而神话传说则是易学象数符号的具体形象演绎形式。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还会发现,在道教中那些凝结着易学精神的神仙人物之名称、肖像等又成为人体器官脏腑的符号。例如,《太上老君中经》卷上在描述了东王公、西王母的穿着、打扮以及形象特征之后紧接着说“人亦有之”。意思是讲,在人身上也存在着东王公与西王母。作者首先把人体的器官与某些天体星宿相类比,说人的两目就像日月,左目为日,右目为月。“王父(即东王公)在左目,王母(即西王母)在右目,童子在中央,两目等也。”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直接的含义是说东王公与西王母就在人的眼睛内;而其潜在的含义就是东王公与西王母乃人的两目之符号代表。

关于神仙人物的符号代表意义,《太上老君中经》在谈到八卦神时也有所体现。该书卷上说:

脐者,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昆仑,一名特枢,一名五城。五城中有五真人。五城者,五帝也。五城之外有八使者,八卦神也,并太一为九卿。八卦之外有十二楼者,十二太子十二大夫也,并三焦神合为二十七大夫。

四支(四肢)神为八十一元士。故五城真人主四时上计,八(卦)神主八节日上计,十二大夫主十二月,以晦日上计,月月不得懈怠,即免计上事,常当存念留之。

在《太上老君中经》看来,肚脐是人的命根子,它有好多种名称,或叫中极、太渊,或叫昆仑、特枢,或叫五城。五城当中也就是脐中有五位真人把守。这五城真人就是东西南北中的五帝。

五城以外,有八位使者,它们就是八卦神,与太一神君算在一起,合称“九卿”。八卦以外,有十二座楼房,里面住着十二太子和十二位大夫,它们和“三焦神”合起来共为二十七位大夫。四肢神共有八十一位元士。居住于肚脐中和周围的“神明”各有分工。五城真人负责每一个季度(四时即四季)向上禀报情况;而八卦神则负责在八个主要节气向上禀报情况;十二大夫负责每个月向上禀报情况,通常是在“晦日”即每一个月的最后一天禀报,月月如此,不敢怠慢。如果希望神明不向上反应坏消息,就应勤苦修善,存想真神,挽留它们好好地住在里边。

道教运用易学的卦象阴阳理论来整理、改造古老的神话传说,以作为修炼的指导:东王公、西王母的阴阳合和及人体神明

《太上老君中经》所描述的“脐中景观”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以肚脐为中心,展示出一个场面浩大的“人体宫殿建筑群”与配套的名山胜境;第二,每一个建筑体都有相应的神明居住:五帝、九卿、太子、大夫、元士,彼此之间具有上下级的关系;第三,人体宫殿中的神明主要是负责对人的言行举止进行监督并根据所察看到的信息向上汇报。人如果希望健康长寿有福气和禄位,就应该检点自己的行动,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种人体宫殿以及神明监督的观念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显得很离奇甚至荒唐可笑;但是,从符号学的立场看,却又是具有独特意义的。在这里,诸如八卦神之类神明都可以看作是人体器官的符号,这种神仙符号是易学卦象符号的具体延伸。在道教经书中,有关体内神明的描述并非一闪而过,而是反复大量出现,从魏晋时期流传的《黄庭经》以及陶弘景的《登真隐诀》到唐宋以来的许许多多法事仪式著述都可以发现这种现象。由此可见,神仙人物形象不仅成为易学象数符号的转换形式,而且在道门中人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周易预测 易学理论 阴阳理论 易学卦象 道教礼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