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用品

《参同契》与金丹养生理论的易学符号表征: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的名义

《参同契》与金丹养生理论的易学符号表征: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的名义

从上面的阐述中我们已经知道,道教金丹学是以先秦禁方神药之追求及外丹烧炼的经验为“先导”的,同时又受到彭祖一类高寿者导引行气方法的启迪。换一句话说,古代的禁方神药之制造、外丹烧炼以及导引行气之类养生形式实际上成为道教金丹法门的渊源。但是,仅仅这些方面还不足于导致道教金丹养生学的最终形成。因为东汉以来的道教金丹养生已经不是作为一种经验形态存在,而是具备了理论特征,其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它贯彻了易学的象数思维模式,大量借助卦爻符号。在本节中,我们将通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与著作的考察来说明这个问题。

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的名义

金丹养生理论是道教金丹派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早期代表作就是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这部被后人奉为“万古丹经王”的奇书多方采撷秦汉以来的易学成果,第一次系统地把易学卦象符号引入金丹学体系之中,并赋予新意,以暗示金丹修炼的操作程序。从思想层次看,魏伯阳的金丹学说既不是单一的外丹烧炼方法的演示,也不是纯粹的导引气功的翻版,而是将原有的外丹烧炼与导引气功法式结合起来,巧妙地统一在易学的符号框架之中。为了更好地认识其基本内容与来龙去脉,让我们从作者的有关情况谈起吧。

《参同契》与金丹养生理论的易学符号表征: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的名义

关于魏伯阳的生平事迹,官修正史无载,倒是葛洪的《神仙传》有生动的描述。其大体情况是这样的:吴地人魏伯阳,出身高贵,雅好道术,他不肯当官,祈求清居闲处,涵养性情,曾入山烧炼金丹。魏伯阳进山炼丹的时候,带了三个弟子和一条狗。他知道有两个徒弟心不够虔诚,就告诫他们:“丹炼成,要先试验,让白狗吃一吃,如果白狗一吃就能起飞,人就能吃;如果白狗一吃就死,人就不要吃了。”据说,烧丹要掌握“火候”。火候的情况用“转数”来表示,一般分作“九转”,即经过九次的变化才算达到所需火候的标准。如果转数不足,“和合”不充分,丹就含有毒素,吃下去就会暂时处于“昏死”状态。魏伯阳故意把这种“转数”未足的含有毒素之丹给白狗吃,白狗马上就死了。魏伯阳对三个弟子说:“炼丹惟恐不成,今日炼成了,让狗吃,狗死了,恐怕是没有得到神明的旨意,再吃下去其命运恐怕还是与狗一样,你们以为如何?”弟子们问:“师父您打算服下金丹吧?”魏伯阳答:“我已经违背世情,离家入山,现在没有求得成仙的大道,再回家去实在羞耻得很哪!不论是生是死,休管成仙成鬼,我只有把金丹吃下去!”魏伯阳说罢,拿起金丹就吞服。丹刚刚入口,魏伯阳就“死”了。

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有两个犹豫地说:“咱们跟随师父进山来炼丹,目的就是为了长生不死,现在师父一吃就死了,该怎么办呢?”另一个弟子说:“咱们的师父非凡庸之辈,吃了丹就死,恐怕另有天意吧?”他又拿起丹来吃,其结局与师父一样。剩下两个弟子说:“炼丹就是为了永生,现在吃丹反而丢了性命,干吗还要炼丹呢?如果不服用金丹,还可以在人间快活几十年。”于是,两人决定不再服丹。一起出了深山回家,准备为师父和死去的师兄弟买棺材,收埋尸体。两位弟子一走后,魏伯阳立即就从地上跃起,抱起那位吃了丹的弟子和白狗,求仙去了。在路上,遇到入山砍柴的樵夫,魏伯阳亲笔写了书信,托付给这个从家乡来的樵夫,对两位筹备棺材的弟子表示感谢。两位已回家的弟子看了书信,又后悔又气恼。

按照葛洪的描述,魏伯阳不仅具有外丹烧炼实践经验,而且对所谓“不死”之道坚信不移。这在他的著作中是有所体现的。他说:“委时去世,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亡,沦寂无声。百代一下,遨游人间。”中这段话中的“委”字和“鬼”字乃是由其姓“魏”字分离而成。依照阴长生的解释,魏伯阳并不是真的与“鬼”作邻居,而是通过隐语来表示其隐形升仙的理想。他所讲的“亡”据说是暗示自己初服丹时的“化形”情况,尔后与白狗一起升仙。除了葛洪《神仙传》的记载之外,南朝的著名道士陶弘景以及后蜀彭晓等人对魏伯阳的事迹也有叙及。

《参同契》与金丹养生理论的易学符号表征: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的名义

魏伯阳所作《周易参同契》,一般略称为《参同契》。顾名思义,该书乃是借用《周易》卦爻象数的思想来阐释炼丹术,正如葛洪在《神仙传》中所说的:“伯阳作《参同契》《五相类》凡三卷,其说似《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根据葛洪的这个解释,魏伯阳所作书在基本宗旨上原本与《周易》不同,它只是借用了《周易》的卦象符号来为构筑金丹理论服务罢了。

至于书名意义,朱熹有一段说明。为什么叫《参同契》呢?朱熹指出:“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朱熹的话与葛洪的解释似乎有矛盾,其实他们是从不同角度讲的。葛洪所言在性质,《周易》本是一部占卜之书,而金丹学则不是用以占卜,可见思想宗旨的确不同;但在理趣上却又有一致之处,因为《周易》的占卜法式遵循的是推天象以明人事的“天人相应”思想,其卦象本身也可以指代天体运行规律,具有一般的符号意义,这一点恰好可以被金丹学所借用,所以朱熹才指出彼此之间“理通而义合”。《参同契》以《周易》的卦象符号作为基本构筑材料,又融合黄老之学与外丹烧炼的炉火程序,形成一个包容“三道”的金丹学体系。《参同契》对此明确地表示:“大易性情,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文中所谓“大易”指的就是《周易》,“黄老”就是以黄帝、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之学,“炉火”则是外丹烧炼之法门。由于“黄老”养生法度本有“内功”意义,《参同契》提“黄老”这实际上已经把“导引内功”的精神贯注在其中。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道教 易学理论 道教思想 道教修道 神仙修道 易学符号 养生理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