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预测

上巽下坎:涣卦、风水涣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上巽下坎:涣卦、风水涣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上巽下坎:涣卦、风水涣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初六,用拯马壮,吉。九二,涣奔其机,悔亡。六三,涣其躬,无悔。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九五,涣其汗,大号。涣王居,无咎。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卦辞  初六  九二  六三

 六四  九五  上九  彖传注


【卦名】

今本:涣 归藏:奂 帛书:涣/奂 秦简:涣 上博简: 清华简: 海昏简:奂

《说文》:“涣,流散也。”段玉裁注:“分散之流也。《毛诗》曰:涣涣,春水盛也。《周易》曰:风行水上,涣。又曰: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

涣原本为水流离散之状,引申为涣散、离散。《杂卦》:“涣,离也。”《序卦》:“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皆以涣为离散之义。

就卦象来看,涣为巽木在水上,下坎为水险,巽木以济之。因此易学家又将涣之离散,诠释为涣解险难。如孔颖达《正义》:

涣,卦名也。《序卦》曰:“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然则涣者,散释之名。《杂卦》曰:“涣,离也。”此又涣是离散之号也。盖涣之为义,小人遭难,离散奔迸而逃避也。大德之人,能于此时建功立德,散难释险,故谓之为涣。

或者解释为民众因险难而离散,如胡瑗《周义口义》:

涣者,是人心睽离,上下违散之谓也。亨者言上下所以涣散,故民所以睽离,盖由道有所壅塞,志有所不通,是以涣散。

帛书易传中的《繫辞》与《二三子》卦名作奂,辑本《归藏》及海昏简《易占》也作奂。上博简卦名作,清华简作可能就是奂的古字。涣为后出字,因此卦名当以奂为正。

《二三子》:“卦曰:‘奂亓肝大号。’孔子曰:‘奂,大美也。肝言亓内,其内大美,其外必有大声问。’”《说文》:“奂,取奂也,一曰大也。从廾,夐省。”“取奂”不知何义,段玉裁注说“未闻”。“一曰大也”,这是一般奂字的用法,义近于大美的意思。古文献中又作盛多、广大义,应是从大美引申而来。如《礼记.檀弓》:“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奂,言众多。”《诗经.卷阿》“伴奂尔游”毛亨注:“伴奂,广大有文章也。”《说文》涣字所引毛亨注《诗经.溱洧》“方涣涣兮”为“春水盛”,似乎取盛大之义。

海昏简《易占》:“奂者推也。彖南方十二饺北方七。庚午。下经廿九。蜼中夏卦吉,冬凶。”依李零说法,原简推字的扌字边有些模糊不清。推假借为焞,亦有盛义。然而,推有推移之义,义近于换,《易占》或取换之义。

《吕氏春秋.召类》记载,赵简子将攻打卫国,派遣史默到卫国考察(史默即晋国史官蔡墨),史默回来之后回答说:“今蘧伯玉为相,史鰌佐焉,孔子为客,子贡使令于君前,甚听。《易》曰:‘涣其群,元吉。’涣者,贤也;群者,众也;元者,吉之始也;涣其群元吉者,其佐多贤也。”“涣者贤也”似乎是从大美之义引申而来,大美其群,故贤者众。

奂小篆从人从穴从廾(两手相拱),其金文多用作人名,因此缺乏文字脉络推断其字义。但从形构来看,如〈兽叔盨〉铭文奂,上从人从丙,与更字(从丙从攴)有些相似,较大的差别在于更字下从单手,奂字下为双手,若将上方的人字放到下方的手字边,两字更像。但金文中的更,又有上从两丙者。以此推测,奂是否为换的本字,意思即更换、变更?

奂的另一相关字寏(音桓),vividict将〈师寏父盘〉铭文的寏(寏)释读为奂的本字。《说文》:“寏,周垣也,从宀奂声。院,寏或从。”段玉裁注:“寏之言完也。”寏即今之院字,围牆环绕的意思,又引申作庭院,或官廨,如若用作动辞,则是建筑围牆,如涣王居,可能就是此义。

【卦义】

涣的卦名当作奂,大美也。传统则解释为涣散、离散险难。

《说文》:“涣,流散也。”涣原本为水流离散之状,引申为涣散、离散,这也是《杂卦》说的:“涣,离也。”《序卦》说的:“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比喻于人事,则如崔憬所说:“人说,忘其劳死,而后可散之以征役,离之以家邦。”

就卦象来分析,似乎取涣义较为顺理。取奂(大美)或焕者,可能是最早以坎为火(按:清华简坎为火,离为水)的遗痕。

卦象下坎水,上巽木,水上有木之象。巽木为舟楫,水上巽木即渡水济险,所以卦辞说“利涉大川”。此《繫辞》所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水上浮木虽能救人,但漫无方向,因此涣卦可济险但难成事。又坎是加忧,心病,巽风以散之,所以又有散心,释疑,除去心病之象。坎为均布为法律,风吹而散之乱之,涣散、散乱而无法纪之象。

涣卦之道虽然可以济险,有病亦可散之,得到缓解,但若是用于做事,则反而难成,必需注意心理的管理。如军队打仗,若军心涣散、毫无军纪,则必败无疑。这也是为何涣卦之后接著是节卦,节就是节制的意思。得涣卦,危险可以渡过,但凡事需注意如何收拾涣散的人心。

在传统的解释裡,与涣卦很像的是解卦,两卦都有化解危险的意思,但于手段与方式上有所不同。解卦是以震行,也就是积极的行动与作为来脱离危险。涣卦则是巽,以舟楫行水,也就是利用外力与智慧来渡险。

涣又与萃卦义相对,一散一聚,皆有“王假有庙”以会聚人心。

涣卦典故可能与武王迁镐京有关。《易经》出现“王假”(王至,大王至临)者有:家人九五王假有家,萃卦王假有庙,丰卦王假之,以及涣卦王假有庙。这些卦的王都是指周王。家人卦可能是古公亶父于岐下建立家室之事,萃则是古公亶父迁徙至岐下之前的宗庙聚众,丰卦为文王建丰邑之事,从“涣王居”经文来看,那么涣卦当指武王迁居至镐京之事。

文王乏崇侯虎之后,建立丰邑。武王则在伐纣之后,建立镐京,并于此建立王居,《诗经.文王有声》所说的“宅是镐京”。

↑ 丰邑在丰水之西,镐京则在东。

丰邑在丰水(沣河)之西,而镐京则在丰水之东。卦象坎水上有震,震为东,艮为宫室,为渡水设居在东之象。大象为观中有物,太庙祭祀之象。下坎为水,上巽为风为木,互体艮为山,有山有水有木有风,风景大美之象。

经文涣多数应当作取奂义,即大美。卦辞涣亨,大美而亨;九二涣奔其机当作奂贲其几,为大美而装饰其几,讲的是太庙祭祀设几之事。六三涣其躬为大美其身,六四涣其群为大美其群,涣有丘为大美其丘园;九五涣其汗当作奂其干,为大美其干盾,展开舞乐表演,大号则是音乐大作。涣王居为大美王居。涣其血,为太庙祭祀使用盛大的牲血。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大美,亨通,大王来到宗庙。利于渡大河,利于贞定。

君王到宗庙意谓有大事,集合众人以敬告于鬼神,有凝聚人心的效用。利涉大川,有利于涉险行事的意思。

涣亨,传统注解为离散解难而得亨通,王假于庙则是会聚离散之人心。如朱熹:“涣,散也,为卦下坎上巽,风行水上,离披解散之象,故为涣。又以祖考之精神既散,故王者当至于庙以聚之。”

《象传》说:“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先王享祀天帝,建立宗庙。

【字义】

王假有庙:大王到了宗庙。假,通徦或格,至也,来到的意思。有,同于。帛书作“王叚于庙”,上博简作“王叚于庿”。家人九五王假有家,萃卦王假有庙,丰卦王假之。

初六,用拯马壮,吉。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整备的马很强壮,吉。

传统解释为:以强壮的马来拯救,吉。或:用以拯救马伤,吉。

初爻,还有壮马,都有“马上”、“快速”的隐喻,言尽早、尽快拯救为吉。壮古文通伤,因此亦可解释为拯救马伤。

【字义】

用拯马壮:拯,拯救。与明夷六二“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同。明夷九二言大腿受伤,若有壮马来拯救则吉。同理,此处的吉并非有所获得或成就的吉,而是能够化险为夷,平安逃难的吉。拯《子夏易传》作抍,《说文》亦引作抍:“上举也,从手升声。《易》曰:抍马壮吉。”“撜,抍或从登。”帛书作“用撜马牀”。徐铉:“今俗别作拯,非是。”拯甲骨文作丞甲骨文(丞),从廾从卩从凵,卩为跪坐的人,在坎洞(凵)中,有人伸出双手(廾)拯救他,为拯的初文。卜辞中用作祭祀名,可能也是烝的初文。壮亦通伤,“用拯马壮吉”为拯救马伤而吉。李零认为,“用”为衍文,应作“拯马壮吉”,上博简及帛书本都无用字可为证。并将拯解释为整,调训之义,详见其明夷六二及涣卦此爻注。《说文》所引亦缺用字,或可作为李零见解的另一证据。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盛大地装饰其凭几,悔亡。

“涣奔其机”当作“奂贲其几”,《周礼》:“凡吉事变几,凶事仍几。”郑司农:“变几,变更其质,谓有饰也。”郑玄:“吉事,王祭宗庙,裸于室,馈食于堂,绎于祊,每事易几,神事文,示新之也。”

传统注解言:涣散逃到一个可以倚身安歇的地方。

【字义】

:几的俗字,古人休息时拿来依靠的凭几。引申为凭藉,凭藉以休息,比喻依靠、安歇、安全。《说文》:“几,踞几也,象形。”段玉裁注:“古人坐而凭几,蹲则未有倚几者也。几俗作机。”《左传》:“设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饮。”《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成玄英疏:“隐,凭也。子綦凭几坐忘。”

涣奔其机:1. 奔通贲,帛书作“涣贲其阶”。俞樾《群经平议》:“贲与奔古通用。《诗》鹑之奔奔《礼记.表记》引作鹑之贲贲是也。奔其机当作贲其机。”贲为饰,通鼖,也有大的意思。奂为大美,奂贲即盛大的装饰。或者意指将“几”装饰得很美丽的样子。2. 俞樾认为,奔其机当作贲其机,贲用作偾,覆败之义。贲其机犹言败其机,败其所依之义。以奔为贲是,但贲不必假借为偾。3. 传统大致解释为涣散奔逃到一个可安身之处,机比喻为安身之物。如王弼:“离散而奔,得其所安。”程颐:“若能奔就所安,则得悔亡也。”4. 虞翻则解释为宗庙中设机:“涣宗庙中,故设机。”《周礼》:“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郑玄注:“五几:左右玉、彫、彤、漆、素。”《周礼》:“凡吉事变几,凶事仍几。”郑玄注引郑司农:“变几,变更其质,谓有饰也。乃读为儴,仍,因也,因其质,谓无饰也。《尔雅》曰: ‘儴,仍,因也。’《书.顾命》曰:‘翌日乙丑,成王崩。癸酉,牖间南乡,西序东向,东序西向,皆仍几。’”注曰:“玄谓:吉事,王祭宗庙,裸于室,馈食于堂,绎于祊,每事易几,神事文,示新之也。”卦辞言王假有庙,因此以虞翻注为最长,涣奔其机,为宗庙有吉事而设几变几,涣(奂)为大美,奔(贲)者饰也。

六三,涣其躬,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大美其身,无悔。

【字义】

涣其躬:躬,自身。涣其躬,当作奂其躬,大美其自身。传统注解为涣散其躬身,至于什么是涣散其躬身?王弼说是“散躬志外,不固所守”,程颐则认为,其涣散危难只及自身,言其涣散之功很小:“岂能拯时之涣而及人也?止于其身,可以无悔而已。”朱熹则以躬为私:“志在济时,能散其私,以得无悔。”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大美其群众,大善而吉。大美于丘园,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

若涣解释为涣散,此爻意思大致为:涣散群众之险难,大吉。将群众涣散至山丘,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涣卦讲的是乘舟济险之事,丘为高地可避水之患。

【字义】

涣其群:当作“奂其群”,大美其群,引申为得到群贤的辅佐。《吕氏春秋.召类》史默(即蔡墨)说:“《易》曰:‘涣其群,元吉。’涣者,贤也;群者,众也;元者,吉之始也;涣其群元吉者,其佐多贤也。”传统注解以涣为散离险难,涣其群为散群众之险,如王弼:“能散群之险,以光其道。”程颐注解为涣散之中而使天下能够群聚:“天下涣散而能使之群聚,可谓大善之吉也。”朱熹将群理解为朋党:“为能散其朋党之象。”

涣有丘:当作“奂有丘”或“奂于丘”,大美于丘园,类似贲六五“贲于丘园”之义。古文有通于,如王假有庙,为王假于庙。

涣有丘匪夷所思:大美山丘,非常人所想的,言其美仑美奂让人惊异。传统解释以涣为离散,全句的解释非常分岐。一、离散其群的困难如山丘,不是平常人所能够想得到的。丘与夷都是双关语,山丘喻困难,夷是指平地,比喻简单。两句意思为,大有为者所能够做的功业之大,以平常人的心胸、思维是无法理解的。《周易集解》引卢氏曰:“离其群侣,涣其群也。涣群虽则光大,有丘则非平易,故有匪夷之思也。”二、依王弼,读作“涣,有丘匪夷,所思”,身担涣散险难之大任,内心所思考的是仍有山丘没有剷平,忧心仍然有很大的困难未平。丘喻指困难,匪夷即未平,夷为剷平:“为散之任,犹有丘虚匪夷之虑,虽得元吉,所思不可忘也。”三、朋党散去之后又重聚为一大群,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朱熹将前言“涣其群”解释为散去朋党,“涣有丘”为朋党聚而成丘:“能散其小群以成大群,使所散者聚而若丘,则非常人思虑之所及也。”四、依程颐,为天下涣散,众人离散之后,又能重新群聚,这般功业,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方涣散而能致其大聚,其功甚大,其事甚难,其用至妙。夷,平常也。非平常之见所能思及也,非贤智孰能如是。”

九五,涣其汗,大号。涣王居,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舞乐用的干盾装饰美丽而盛大,音乐大作。大王的居所焕然一新,没有罪咎。

依传统注解,“涣其汗大号”意思大致为:危险的解除有如发汗,君王大举号令天下。涣王居,朱熹解作涣散大王的积蓄。

世传本经文作“涣汗其大号”,显然文字错置,当作“涣其汗大号”。首先,全卦前后经文除初爻之外皆採“涣其……”的句型:如六三涣其躬,六四涣其群,上九,涣其血。其次,根据出土资料,帛书作“涣其肝大号”,帛书《二三子》作“奂亓肝大○”,上博简作“丌○大唬”,可见应是作“涣其汗大号”。上九言“涣其血”,此言“涣其汗”,文义更有连贯性。六四“涣其群......涣有丘”与此爻“涣其汗......涣王居”在句型上亦相近似。

【字义】

涣汗其大号:传统注解大致意思为,涣散其汗,大声号令。汗或比喻险难,或比喻号令。以汗比喻险难者,如王弼:“散汗大号,以荡险阨者也。”孔颖达疏:“以汗喻险阨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阨者也。”以汗比喻号令者,如王肃:“王者出令不可复返,喻如身中汗出不可反也。”朱熹《本义》:“汗,谓如汗之出而不反也。”王肃与朱子以汗比喻号令出而不反,但程颐以汗比喻政令之周浃,好似人发汗之后全身通畅:“当使号令洽于民心,如人身之汗,浃于四体,则信服而从矣。”朱熹于《语类》中又持程颐之说:“亦犹人身之汗,出乎中而浃于四体也。”

涣其汗:通行的《周易》爻辞作“涣汗其大号”,应作“涣其汗大号”为是。涣其汗可能有二义:1.大美其内。帛书《二三子》作“奂亓肝”,引孔子解释:“奂,大美也。肝言亓内。其内大美,其外必有大声问。”“奂其肝”为大美其内在,充实内在的美德。因为内在大美,因此表现于外时说话就很大声。2. 当作奂其干,干,盾也,古时舞乐用干盾。奂其干,大美其干盾,准备舞乐。《尚书.大禹谟》:“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周礼》:“司干掌舞器。祭祀,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宾飨亦如之。”《文王世子》“学干戈羽籥于东序”郑玄注:“干戈,《万》舞,像武也,用动作之时学之。羽籥,《籥》舞,像文也,用安静之时学之。”

大号:音乐大作。号,乐声响起之义。《礼记.郊特牲》:“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孔颖达疏:“声是阳,故用乐之音声,号呼告于天地之间,庶神明闻之而来,是先求阳之义也。”传统注解以号为号令,详见“涣汗其大号”注。

涣王居:即“焕王居”或“奂王居”,大美王居,让王居焕然一新。或作“换王居”,更换君王的居所,指武王迁居至镐京。传统注解以涣为涣散,居的注解则相当分歧:1. 读作“涣,王居”,居为居住、居其所的居。如荀爽:“布其德教,王居其所,故无咎矣。”此以涣为布其德教。王弼:“为涣之主,唯王居之,乃得无咎也。”程颐注大致上以王弼注进一步发挥。李光地亦支持此注:“涣王居,涣字当一读,言其大号也,如涣汗然,足以通上下之壅塞,回周身之元气,则虽当涣之时,而以王者居之,必得无咎矣。”2. 朱熹以居为居积,居积即积蓄,或所囤积的财物:“当涣之时,能散其号令,与其居积,则可以济涣而无咎矣。”《日讲易经解义》:“散其居积以济万民之命,则财散于上,民聚于下矣。”《尚书.皋陶谟》:“懋迁有无化居。”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盛大其血祭,远去而出,没有罪咎。

传统注解以涣为离散,此爻意思为:流了血,灾难远去,忧虑不在,没有罪咎。

【字义】

:《说文》:“血,祭所荐牲血也。”血原本为古代血祭所用的牲血、血祭。后指血液。传统注解多用王弼注,以血为伤。王弼注解全爻曰:“最远于害,不近侵克,散其忧伤,远出者也。”孔颖达疏:“血,伤也。”朱熹:“血,谓伤害。”血亦可假借为恤,忧虑之义。亦可进一步引申,比喻为危险、险难。

:《说文》:“逖,远也,从辵狄声。逷,古文逖。”逖原义为远,古文作逷,因此亦借为惕。孔颖达:“逖,远也。”虞翻:“逖,忧也。”由于小畜六四有“血去惕出”,因此有些易学家认为逖当作惕,忧有,如朱熹:“逖,当作惕,与小畜六四同。”然而,《象传》注说“远害也”,易学家或以远害即逖出之义,因此认为逖当解释为远,不可作惕解,如朱震:“逖,远也,故曰涣其血,去逖出,无咎。一本作去惕出,巽为多白眼,有惕惧之象。然象曰远害,当从逖矣。”

涣其血去逖出无咎:有各种不同读法。一、作“涣其血,去逖出,无咎”,若以《象传》注解来看,是以“涣其血”作一句,因此当作此读。朱震:“先儒读涣其血作一句,去逖出作一句,以《象》考之,当从先儒。”二,胡瑗读作“涣其血去,逖出无咎”,义近于前面读法:“独远其难,不与众竞,故涣其血去也。逖出无咎者,言既居卦极,而无位,是能独远于难,所以无咎也。”三、作“涣,其血去逖出,无咎”,如朱熹:“言涣其血则去,涣其惕则出也。”小畜九四有“血去惕出”,惕通逖,因此“血去逖出”当作一句。三、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认为,经文应该是连两个“血”字而脱去,当作“涣其血,血去逖出」:“古人遇重文多省不书,但于字下加二画以识之,传写因夺去耳。”此说亦见于《群经平议》。

涣其血:盛大其所用之牲血或盛大其血祭。《说文》:“血,祭所荐牲血也。”血为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牲血,或以牲血举行祭祀。甲骨文象皿中一点,一点即牲血。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举卜辞中几种血字的用法:一、用牲法,祭所荐牲血。二、祭名。三、血室,为宗庙名。四、血子为祭祀对象。卦辞言王假有庙,则奂其血为盛大其所用之牲血或盛大其血祭。传统注解,血为血液,比喻为伤害,或灾难、险难。涣其血,有散血、流血的意思。如高亨,读作“涣其血去”:“水流曰涣,因而血流亦曰涣,所施不同,其义无殊。血去,谓血流去其身也。”另也有人进一步演绎为放血的治病方法,放了毒血之后自然病除。

去逖出:远去而出。逖为远。去逖,离逖也,远去之义,《尚书.多方》“离逖尔土”。

【彖传】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涣亨,刚来而不穷:以卦变解释卦义。涣卦是从否卦而来,否卦九四降至二为刚来,下卦坤变为坎,坎水常流而不穷,为刚来而不穷。

柔得位乎外而上同:否卦六二至四成涣,六四得位,为得位乎外。承九五之刚为上同。

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九五之君在中。王乃在中或指九二。观为大艮,艮为鬼门,因此观卦有太庙之象。涣为观下有坎,坎九二为王至于庙。

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巽为木,坎为水。木在水上,有舟楫之利,乘木有功之象。《周易》“有功”之象可能有二,一是坎水在外或坎险之得解,因五多功,坎在外则阳爻成九五之功,如需《彖》“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坎《彖》“行有尚,往有功也”,蹇《彖》“利见大人,往有功也”。解卦虽坎在内,但有出险之义,因此说“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另一则是舟行之象,如涣卦。涣为舟行水上说有功,反之,井卦巽木在坎下,舟无以行,说“未有功也”。

 

上巽下坎:涣卦、风水涣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全文完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涣卦 易经涣卦 周易涣卦 风水涣卦 上巽下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