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则也
一、概述
在周易的世界里,“则”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意义。它涉及到天地之间的规律、人事的准则以及事物发展变化所遵循的原则等诸多方面。《易经》作为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通过卦象、爻辞等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各种事物发展中的“则”。
二、“后有则也”在周易中的体现
卦象中的则
在八卦和六十四卦的体系中,每个卦象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结构规律。例如,乾卦象征天,其六爻从初九的“潜龙勿用”到上九的“亢龙有悔”,展现了事物发展从潜伏、成长、兴盛到衰落的一种规律之“则”。这是一种基于阴阳变化和爻位高低的规则性体现。坤卦象征地,坤卦的柔顺、承载等特性也是一种“则”,它遵循着大地包容万物、顺应天时的原则。
六十四卦之间的排列顺序也有其则。从乾坤开始,代表天地开辟,然后逐步演变为各种不同的人事、自然现象等卦象,这种卦序的排列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的准则。
爻辞中的则
爻辞是对卦象中各爻的解释和说明,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行为准则。以谦卦为例,谦卦的爻辞都在强调谦虚的重要性和不同情况下谦虚的表现方式。这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则”。“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这里告诉人们以谦虚的态度行事,就能够克服困难,获得吉祥的结果。
又如履卦,其爻辞阐述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下遵循礼仪规范的原则。履卦的“初九,素履,往无咎。”表示以质朴的态度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做不会有过错,这就是一种在行为上遵循的“则”。
易传中的则
《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和发挥。其中,如《系辞传》中提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里阐述了天地之间的定位、动静、刚柔等存在着一种既定的规则,这种规则是宇宙运行的基本准则。
《文言传》对乾卦和坤卦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也强调了乾的刚健、坤的柔顺等各自的特性之“则”,并且将这些特性与君子和小人的品德、行为联系起来,为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行为提供了准则。
三、总结
“后有则也”在周易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无论是卦象、爻辞还是易传,都围绕着“则”来阐述天地万物、人事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准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观念,而且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修养、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把握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遵循道德和行为的准则,从而更好地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