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专题

《子夏易传》张弧伪本考论,《子夏易传》成书对我们研究易学史有重要的意义

刘知几乃著名的史学评论家,担任祭酒的司马贞乃学术界权威,若论及学间之事,此二人在朝中影响甚大。尽管玄宗想为《子夏易传》正名,立于正经,但由于二人的极力反对,也只好作罢。刘、司马二人反对的依据就是《汉志》中没有著录此书,他们对《子夏易传》的前后发展情况,没有作具体详细的分析,便对其一口否定,应当说是轻率的。另外,此书未立于学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历代记载卷数不一,且到隋唐时,已有残缺,没有统一的一个定本。于是,便有人生起杜撰《子夏易传》份本的念头,这就是张孤伪造的《子夏易传》。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景迁(晁以道,字以道,自号景迁)云:‘张孤份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

《子夏易传》张弧伪本考论,《子夏易传》成书对我们研究易学史有重要的意义

策晁以道《传易堂记》日:“古今咸谓子夏受于孔子而为之传。然太史公、刘向父子、班固皆不注著,唐刘子玄知其份矣。书不传于今,今号为《子夏传》者,《崇文总目》知其为伪,而不知其所作之人,子知其为唐张孤之《易》也。”晁之言云尔。张孤有《王道小疏》五卷,见《馆阁书目》,云唐大理评事,亦不详何时人。

这里,晁以道把《子夏易传》与张孤的份本混为一谈。我们认为,唐玄宗时,张孤份本尚末出现。刘知几认为韩氏易传与丁宽易传非《子夏易传》,这一问题在前文已讲过,即从某种程度上讲,韩、丁二人的易传就是《子夏易传》。即便刘知几称为伪书,也是指韩、丁二人的易传就是《子夏易传》。即便刘知几称为仂书,也是指的韩、丁的《易传》,而绝不是指张孤的伪本。《崇文总目》乃北宋政府的官修书日,所谓“《崇文总目》知其为伪”,指的是张孤伪本。

对于张孤,事迹不详。晁以道认为他是唐人,不知有何依据。我们分析,尽管刘知几、司马贞等人对《子夏易传》不屑一顾,但唐明皇及孔颖达《周易正义》、陆德明《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均推崇此书,这说明此书在唐代仍然有较大影响。张孤正是为迎合这种时代要求而造此份书。因此说,张孤应当是玄宗以后的唐人。另外,张惠言《易义别录》说:“惠征士栋以为唐时子 夏残书尚存,无容份为,为之必朱人也。”故至今仍有学者从惠栋此说,认为张孤为宋人,我们认为此说不妥。

《子夏易传》张弧伪本考论,《子夏易传》成书对我们研究易学史有重要的意义

张孤伪本《子夏易传》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的“《子夏传》十卷”,马端临《文献通考》中的“《子夏易》十卷”,指的均为张孤份本。另外,“绍兴网书日又有《周易子夏》十八章,五行家言,托名子夏〝(马国翰《玉西山房辑伏书》周易子夏传序文)。

张孤伪本是根据王骊本而作,宋王尧臣《崇文总目》说:“此书篇第略依王弼式,绝非子夏之文。宋程迥《周易吉占法》说:“近世有陋儒用王弼本为之注,亦托云子夏。凡先儒所引,引本皆无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且其经文,《彖》《象》《爻辞》相错,正用王弼本,绝非汉世一书。以陆德明所引求之今传,则皆无之,岂惟汉世书,亦非階唐所传书矣。”清代汉学易家惠栋些将《释文》《周易集解》中所引的《千夏易传》与份本一一对校,发现无一字相合。这说明份本与《子臣易传》没有丝亳的联系,它与已经獎括了《子夏易传》的韩婴、丁宽的《易传》元法相提并论,是彻头彻尾的杜撰伪作。

张孤伪本现已失传,现存的《子夏易传》乃十一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四库提要》说:“说《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书,其伪中生份,至一至再而末已者,亦莫是书。“又说:“然则今本又出伪托,不但非子夏书,亦并非张孤书矣。流传既久,姑存以备一家云尔。”由此可知,今传的《子夏易传》乃是张孤之外的又一部伪作。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易传 爻辞 子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