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应用

无为神氏玄学解易——王弼的《周易注》与《周易略例》

魏晋是古代学术史、思想史以及哲学史上一大钱变时期,总的情况是从两汉经学转为魏晋玄学。玄学是以老庄学说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哲学流派。魏晋时期也是老庄学说流行的时期。老庄思潮的流行是同门阀士族的兴起相适应的。

无为神氏玄学解易——王弼的《周易注》与《周易略例》

烦琐的汉代经学,特别是同饿纬相结合的今文经学,经过汉末农民革命战争和社会的动荡,大大削弱了禁網人们思想的作用,新起的士族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为自己的特权作辦护,并用来安定当时的社会秋序。这样,汉代的黄老之学,经过士族之手,便转变为老庄玄学。道家学说,提倡清静无为和简易,这对士族的学者、思想家解释古代的典籍,起了很大的影响。玄学的信导者何晏著有《论语集解》,其在《序》中说:“前世传妥师说,虽有异同,不为训解。中间为之训解,至于今多矣。

所见不同,互有得失。今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其所谓〝集诸家之善者〝,即以简明为主,是对汉代烦琐经学学风的一次清算。不仅如此,其对需家典籍的解释,也渗人了道家的观点。例如,其释“回也,其庶乎,屡空“说:“其于庶几每能虚中者,唯回怀道深远。”(《论语集解• 先进》)“空”,谓贫穷。

可是,何注依老庄义,释为虛无的精神境界。又如释“不迁怒,不武过”说:“凡人任情,喜怒违理。颜回任道,怒不过分。迁者移也,怒当其理,不移易也。”(《论语集解 •雍也》)此是以老庄的圣人无情说,解释儒家的〝不迁怒,不贰过”。又其释“无为而治者”说:“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论语集解.卫灵公》)这是以道家的无为说解释儒家的为政以德说。曹魏时期这种解释儒家典籍的学风,可以说是一种新倾向。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两汉易学则转向以老庄玄学解易的道路,成为易学史上的一大流派。王弼就是这一流派的创始人。

王弼易学的形成,除受老庄思潮的影响外,同古文经学派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曹魏时期的经学大师王肃,乃古文经学派的集大成者。其《周易注》,继承了费氏易的传统,注重义理,以《易传》的观点解释经文,排斥今文经学派和《易纬》解易的学风,不讲互体、卦气、卦变、纳甲等。如其轻神上卦碎“西南得朋,东北光朋”说:“西南阴类故得朋,东北附类故丧朋。”(《汉上易从说》引)此说本于《说卦》,既不讲荀爽的卦气说,也不讲虞翻的纳甲说。又如其释乾卦《文言》“水流湿,火就燥〝说:“水之性润万物而退下,火之性炎盛而升上〝(见《黄氏迎书考》)。

此种解释,同荀爽的乾升坤降说也是不同的。又如其样《系辞》“在天成系,在地成形“说:“在天成象,绿者日月星辰。在地成形苦,山川群物也。”而资翻则以月体纳甲说解释“在天成象”,以“震竹,巽木,坎水,旁火,艮山,兑泽,乾金,坤士”解秘“在地成形”。王弼的解易的学风,在当时颇有影响。如钟会著有《易无互体论》(见《三国志 •钟会传》),并与荀融辦论(见《晋书。荀爽传》)。易无互体,显然是排斥汉易中的象数之学。当时的玄学家何晏、向秀皆有关于《周易》的注解。

就今传流下水的片段材料看,其解易亦以义理为主,近于费氏易的传统。如何晏释比卦《象》文“地上有水,比”说:“水性润下,今在地上,更相侵润,比之义也。”(《周易集解》引)此与王肃注“水之性润万物而退下"意同。如向秀注大过卦《彖》文〝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说:〝栋桡则屋坏,主弱则国荒。所以桡,由于初上两阴爻也。初为善始,末是令终,妢终皆弱,所以栋桡。”(《周易集解》引) 此是借初上两阴爻讲此卦之义理。

同虞翻以其卦变说解释此卦是不同的。总之,以《易传》中的观点,注解《周易》经传文,拋开汉易中的象数之学,特别是今文经学派和《易纬》的传统,注重义理,文字力求简明,这种古文经学派解易的学风,为玄学家解易所吸收。王弼易学也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风气。如王弼注乾卦初九爻辞说“文言备矣”(《周易注》),不再注解,此即费氏易以传解经的学风。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说卦 玄学 损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