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应用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是从谷肉果菜等食物营养概括、抽象出來的思维概念

五味与百病及其自身调理

五味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五味进人人体后,通过胃肠分别进人五藏,从而引申出饮食五味化生对人体有营养作用的营气、卫气、宗气等。五味是从谷肉果菜等食物营养概括、抽象出來的思维概念,它与五行中的五色、五时、五音、五藏等五种类型成为人体五行系统中的枢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份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五味生五藏,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繁衍后代)。然而,味虽生形,又伤形,所谓“饮食自信,肠胃乃伤”。此外,还有五味各有所归的问题。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是从谷肉果菜等食物营养概括、抽象出來的思维概念

水谷皆人于胃,五脏六腑皆禀于胃,五味各走所喜。《素问·五味》说: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各种食物,皆有不同五味,《素问•五味》:

五谷:秔米甘 麻酸 大豆咸 麦苦 黄黍辛

五果:枣甘 李酸 栗咸 杏苦 桃辛

五畜:牛甘 犬酸 猪咸 羊苦 鸡辛

五菜:葵甘 韭酸 藿咸 薤苦 葱辛

五色:黄宜甘 青宜酸 黑宜咸 赤宜苦 白宜辛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是从谷肉果菜等食物营养概括、抽象出來的思维概念

《五行大义》云:“《月令》云‘春食麦与羊’,麦有乎甲,故属木;羊,火畜,春气犹寒,以此安性。‘夏食菽与鸡’,菽有孚甲而坚,合于水;鸡属木畜,故为熟时所食。‘中央食稷与牛’,稷是谷之长,牛是土畜,以其甘和,故象于时。‘秋食麻与犬’,麻属金,大亦金畜,故从秋也。“冬食泰与豕’,泰舒散属火,豕水畜,兼其水火,以为冬食。此之五食,义有不同。春犹寒食温,夏亦热食寒,此意可解。若甘味和,故随时适用,此亦可解。秋冬两食,此应宜热,所以不热,其故何也?……少阳、大阳其气舒散,少阴、太阴其气敛闭,故河上公解《老子》言:“躁气在上,阳气伏于下,所以故寒。静气在上,阴气伏于下,所以故热。’人体阳阳,义亦如是。春夏舒散,阳气开发,宜以温食,用和阴气;秋冬闭敛,阳气在内,宜用寒食,以调阳气。 冬兼水火,又异于秋,正以藏闭之时,事甚于秋,故均以水火也。”《素问》云:

“春无食肝,夏无食心,季夏无食脾,秋无食肺,冬无食肾。”春时肝旺,夏时心旺,季夏时脾旺,秋时肺旺,冬时肾旺,故此时不宜以旺济旺。《黄帝养生经》云:“酸人肝,辛人肺,苦人心,甘人脾,威人肾。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饮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贼也,故名五贼。”又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以上是说,五藏之所恶之味,禁食则宜,不禁则份也。又云:“肺病宜食糖米饭、牛肉、泰、葵。心病宣食支、羊肉、杏、薤。肾病宜食大豆、黄黍、彘肉、藿。肝宜食麻、犬肉、李、韭。脾病宜食鸡肉、桃、黍、葱。”上达五宜食物,《五行大义》认为,肝心肾三藏实,则以其本味补之,而脾肺二藏虚,故以其子母相养而补之。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中医 五味 食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