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全文上经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卦象:象辞的意思是:山下有雷是颐卦的卦象。君子从卦象中得到启示,谨慎自己的言语,控制自己的饮食。
颐卦大象

译文:《象传》说:山下响动着震雷(下动上止、如口嚼食),象征“颐养”;君子因此慎发言语以养德,节制饮食以养身。

注释: ①山下有雷,颐:释《颐》卦上艮为山,下震为雷之象。《集解》引刘表曰山止于上,雷动于下,颐之象也。”(参阅卦辞译注引郑玄说)

②慎言语,节饮食:这是说明“君子”效法《颐》卦“养正”之道,“慎言”养德、“节食”养身。《正义》:“先儒云:‘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故于颐养而‘慎’、节,也。”

说明: 卦辞谓“颐养”当正,《大象传》举“慎言”、“节食”以养德、养身发其义,至为明白贴切。《孔子家语•观周》曰:“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此即“慎言语”之诫。

《象》曰:山下有雷,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这里指出,颐卦的卦象是震(雷)下艮(山)上,为雷在山下震动之表象,引申为咀嚼食物时上颚静止、下颚活动的状态,因而象征颐养;颐养必须坚守正道,所以君子应当言语谨慎以培养美好的品德,节制饮食以养育健康的身体。春暖万物养育,依时养贤育民。阳实阴虚,实者养人,虚者为人养。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子夏易传》(春秋·子夏)

山中雷震,养万物,是谓颐之象也。言语者,祸福之几也。饮食者,康疾之由也。动止得其道,身乃安颐,莫过是也。

《周易注》(三国·魏·王弼)

言语、饮食犹慎而节之,而况其馀乎?

《周易正义》(唐·孔颖达 疏)

[疏]正义曰:山止于上,雷动于下。颐之为用,下动上止,故曰“山下有雷,颐。”人之开发言语、咀嚼、饮食,皆动颐之事,故君子观此颐象,以谨慎言语,裁节饮食。先儒云:“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故于颐养而慎节也。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

刘表曰:山止于上,雷动于下,颐之象也。 荀爽曰:雷为号令,今在山下闭藏,故“慎言语”。雷动于上,以阳食阴,艮以止之,故“节饮食”也。言出乎身,加乎民,故慎言语所以养人也。饮食不节,残贼群生,故节饮食以养物。

《周易程氏传》(宋·程颐)

以二体言之,山下有雷,雷震于山下,山之生物,皆动其根荄,发其萌芽,为养之象。以上下之义言之,艮止而震动,上止下动,颐颔之象。以卦形言之,上下二阳,中含四阴,外实中虚,颐口之象,口所以养身也。故君子观其象以养其身,慎言语以养其德,节饮食以养其体。不唯就口取养义,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过于言语饮食也。在身为言语,于天下则凡命令政教出于身者皆是,慎之则必当而无失;在身为饮食,于天下则凡货资财用养于人者皆是,节之则适宜而无伤。推养之道,养德养天下,莫不然也。

《汉上易传》(宋·朱震)

山下有雷,以养万物,而动亦不可过也。震为决躁,艮止之,慎言语也;噬嗑有饮食之象,颐中无物,节饮食也。言语不慎则招祸,饮食不节则生疾,皆非养之道。易传曰:慎言语以养德,节饮食以养体,事之至近,而所係至大者,莫过于言语饮食。在身为言语,于天下则命令政教,出于身者,皆是慎之则无失;在身为饮食,于天下则货财资用,养于人者,皆是节之则无伤。

《周易本义》(宋·朱熹)

二者养德、养身之切务。

《周易尚氏学》(近代·尚秉和)

艮为君子。震为言为食。正反震言语相背。有相讼意。慎则讼息。饮食者人之所欲。震为口。正反艮手相对。有争意。节则饮食平。慎与节皆艮止象。此易用覆象。最为神妙之语。旧说。惟易林能阐其义。说详焦氏易诂。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颐卦 象曰 山下有雷 君子以慎言语 节饮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