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全文上经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注释:鸣:宣扬,传播。邑国:指诸侯的食邑封地。
本爻的意思是:谦虚的美德声名远扬,利于出兵,征讨附近的邑地,或抵御来犯之敌。
谦卦上六

译文:上六,谦虚名声远闻,利于带兵作战、征讨相邻四方小国都邑。

注释: ①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邑,《说文》“国也”,•“邑国”《正义》释为“外旁国邑”,指较近之处。这两句说明上六居《谦》卦极位,有谦极而名声远闻之象(案,二、上均言“鸣谦”,上居高“鸣”于下,二处内“鸣”于外,两者特点不同);以此“行师”讨逆,所征仅限于“邑国”,故所行必“利”。《折中》引何楷曰所征止于邑国,毋敢侵伐,亦谦之象。”

谦卦第六爻,爻辞:谦卦第六爻人生启示

上六与六五爻的意思相同,但是六五谈的是邻国,上六谈的是邑国,自己的属地。如果说六五指的是与对竞争对手、客户、与自己级别平等的同事的关系,而上六指的则是自己的下属。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邑国不是外帮,这里可用行师,是治理自己内部的属国,而不是讨伐其他国家。“谦虚的美名远扬四方”,但安邦定国之志未酬,所以“可用出师征讨”的

办法来惩处那些骄横不可一世的小国。

上六的“鸣谦”,指的是与九二相鸣。上六虽然没有太多的权势,但是以谦虚之德能够得到公侯的响应,所以他可以与“劳谦”的九三联合起来,去征伐小的邑国。上六既然“鸣谦”,怎么还要打仗呢?其实,他“鸣谦”是要与有谦虚美德的侯王联合起来,去攻打傲慢自负的小国家。一些小国家的国君太骄傲了,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不再朝见柔顺谦虚的天子,也不给天子进贡,觉得自己可以称王称霸了。所以上六要与“劳谦”君子联合起来,讨伐他们。“谦受益,满招损”,这些骄傲自负的小国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占得此爻者,可能是一个团体的领导,因为你的谦虚,下属大部分都支持你。但是也有不服气的,有些骄横而不可一世的,这会影响你对团队的管理,你自可以惩罚他们,结果对你是有利的。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占得此爻者,请记住:

圆月云中翳还缺,山前风顺朦胧彻。

行师征国捷佳祥,千夜青天光皎洁。

风云际会出云端,一望天高宇宙春。

万里风帆应不远,幽人从此出尘埃。

行极今已极,众所共闻之。

未得行其志,秉刚克己私。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周易注》(三国·魏·王弼)

最处于外,不与内政,故有名而已,志功未得也。处外而履谦顺,可以邑一国而已。 夫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动之所起,兴于利者也。故饮食必有讼,讼必有众起,末有居众人之所恶而为动者所害,处不竞之地而为争者所夺,是以六爻虽有失位,无应乘刚,而皆无凶咎悔吝者,以谦为主也。“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信矣哉!

《周易正义》(唐·孔颖达 疏)

[疏]正义曰:“鸣谦”者,上六最处于外,不与内政,不能于实事而谦,但有虚名声闻之谦,故云“鸣谦”。志欲立功,未能遂事,其志未得。既在外而行谦顺,唯利用行师征伐外旁国邑而巳,不能立功在内也。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

虞翻曰:应在震,故曰“鸣谦”。体师象,震为行,坤为邑国,利五之正,已得从征,故“利用行师,征邑国”。

《周易程氏传》(宋·程颐)

六以柔处柔,顺之极,又处谦之极,极乎谦者也。以极谦而反居高,未得遂其谦之志,故至发于声音;又柔处谦之极,亦必见于声色,故曰鸣谦。虽居无位之地,非任天下之事,然人之行己,必须刚柔相济。上,谦之极也,至于太甚,则反为过矣。故利在以刚武自治。邑国,己之私有。行师,谓用刚武。征邑国,谓自治其私。

《周易本义》(宋·朱熹)

谦极有闻,人之所与,故可用行师。然以其质柔而无位,故可以征己之邑国而已。

《周易尚氏学》(近代·尚秉和)

俞樾云。六二鸣谦。传曰中心得。此曰志未得。何相反若是。疑鸣当作冥。与豫升上六同例。按俞说是也。豫上六冥豫。释文云郑读为呜。鸣冥古盖同声相假。犹捊之作裒也。坤为师为邑国。震为征为行。人众势强故利。然以冥谦行之。昧于事情。故难得志。宋襄公是也。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周易谦卦 上六 鸣谦 利用行师 征邑国

推荐阅读